遇见——2016老西门艺术节

今年的10月18日,主题为“遇见”的“2016老西门艺术节” 在常德著名的老西门街区开幕。这是常德老西门文化、旅游和创意综合体街区举办的首个具有跨国界、跨城市、跨艺术界别、综合性的城市艺术节,目的是提升常德城市文化品质,打通在地艺术和当代艺术之间的隔膜,促进本地艺术家和一线城市及国际艺术圈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为市民提供更具国际视野和当代品格的文化消费。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与本地艺术家们联手奉献了别开生面的当代艺术展、内容丰富的常德艺术与收藏博览会、获国际大奖的纪录片、国际知名舞者和音乐人的表演及大量的工作坊和讲座、沙龙活动,为老西门街区,也为今年的常德国际旅游文化节平添一抹亮色。

“走进老西门是一个偶然。”总策展人杨阡如是说,从初步接触、了解,到最终接手了这个难度颇大的项目,他希望将自己从那种种不经意处得到的,通过“老西门艺术节”呈现给更多数的人。“遇见是把结果交给偶然性决定,只关注当下的一种洒脱和随遇而安的心态。在本次艺术节上我们邀请的艺术家和作品也像是匆匆而来,差一点擦肩而过,却立足站定回望对方的一次人生际遇。” “作为策展人,当设想把这些不同时空的物理干涉、人际关系、精神影响放在一起考虑的时候,唯一能够奢望的就是艺术本身具有的持久和莫测的创造潜力,它将为我们打开新的可能性,不管我们称之为‘共生’或者‘碰撞’,‘聚合’或者‘裂变’,其迸射的能量总是会让之前的‘稳态’难以望其项背。”

常德乃七朝军府、七代藩封之地,素有“西楚唇齿”“黔川咽喉”之称,自古多有文豪往来,更因大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闻名天下。老西门改造项目的所在地是常德市内的一片老棚户区,旧有的窨子屋被拆除后,其别具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制、材料甚至古城遗存的一段护城河都被设计师匠心独运地延用到了新商区的建筑设计内,而老棚区的居民则在改造完成后回迁到了原址新建的高楼里,老西门社群的文化以此被尽可能地延续了下来。中国近几十年不断追求工业化、现代化,而随着超常规跨越式的高速现代化、城市化而来的,是千城一面的景观、社群链接的断裂、传统文脉的紊乱,现代人共同的“乡愁”里,每一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而乡建的道路却仍曲折蜿蜒。这样激进变革的历史进程中,“老西门”有别于“中心城市”的现成标本,从社区规划、建筑设计到社群经营,都尽全力保护着自己的旧城历史和传统文脉,这当是最令人感动之处了。建设与文化、乡建与乡愁,这也是策展人杨阡近几十年的独立艺术工作中一直关注的问题,“老西门艺术节”有着对本土文化的追问,对世界多元文化的渴求,这与杨阡一直以来的抱持的文化理念有着重合,他特别邀请国内外艺术家、专家在本届艺术节期间展开共同创作、研讨和座谈,以促进在地的文化艺术实践与当代艺术国际化的相互影响,鼓励更多的本土原创艺术找好自己的定位。

商业与文化结合的活动并不鲜见,许多中国式标配的项目如同旅游景点千篇一律的纪念品,几乎被适用于东南西北各地的大小各种场合。而策展人杨阡的“去中心化”策展思路回避了正统艺术史的精英式书写方式,颠覆了现成的艺术生产策略化,他独有情钟地选择了由其本土文化入手,艺术创作由民众熟悉的情节叙事展开,他希望能回溯到艺术发生的源头,由此发掘出日益边缘化的在地艺术原生的魅力和价值来。曾久居常德的湖南乡土表现者与反思者沈从文先生曾写到,他的故事不是为“博学之外”不太了解也并不愿了解一点点中国事情的“这种大多数人”写的。他的读者应是有理性的,而这理性是基于对中国社会变动的关心,对于这个民族曾经伟大与目前不足的认识,他笔下深切关注着的是巨大历史变迁中的小人物。站在湖南常德老西门的这片土地上,杨阡是借沈从文先生独特的视野与观念打磨着老西门首届艺术节。

本届艺术节的主要内容是两个展览,一个是在“大千井巷博览馆”展出的本地传统美术、工艺收藏、集邮和摄影作品等,最为大众熟悉。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在“梦笔生花艺展馆”展出的当代艺术展,其中的主要作品是装置艺术、现成品艺术和文献展示作品。部分作品的内容、素材与话题来自常德的当地藏品、工艺品与匠人现场制作,当代艺术家们则通过对这些现成品进行再设计、再组合、再行为、再消解这些当代艺术的展示方式和讲述方法把其间的哲学与审美意涵揭示出来。这里有利用最新科技、材质创作的多媒体综合材质作品,有现代舞团与老西门颇具湖南特色的建筑展开的关于身体与石头的对话,也有糖人大爷、“桃源工匠”的木匠、篾匠、铁匠、绣工等等民间艺人们的现场制作与互动单元,有展现常德历史的城头山遗址相关的邮品文献展,有台湾著名导演张钊维带来了《冲天》《大路朝天》等与湖南、常德地区近现代历史大事或风土人情相关的纪录片,在关于地方性经验与国际化背景的讲座中,来自合湾的朋友特地为大家介绍了他们从赫尔辛基到甘孜藏区森林学校的在地项目实践经验……这些都从不同方面丰富着艺术节的主线。展览中由本土和外来的艺术家们在地合作或创作而成的作品,在各自的基础上理解、继承、诠释、展望着湖南和常德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本次展览颇有创新之处还在于其新媒体艺术的欣赏和传播方式,从常规展览的以空间为导向转向了以时间为导向,将视觉为主的作品以时间轴串联,并以剧场式的剧情体验贯穿整个观展及展区休闲的全过程。这也是长期从事戏剧创作的杨阡先生在策展上的一次全新的尝试。结合常德地区的历史文脉与老西门的场地特点,以沈从文先生笔下的“翠翠”为引子,从陶笛艺术家雍雅的乐音开篇,浸入式戏剧的体验由此融入到了以“熊木匠本事” 为主线的当代艺术展中。《翠翠的船》是一件泊在河边的装置作品,艺术家陈泽慧先生从紧临老西门的沅江上寻来了乌篷船、蓑衣、鱼篓等等,制作时使用的浆糊都是以当地最传统的工艺熬制而成,船上循环播放着老电影《边城》。在最终呈现的这个故事里,边城还是边城,船上的翠翠却已不在。观众可以通过手机二维码和现场导览手册听到和读到“熊木匠”简短的人生独白,同时了解每件作品更详细的内容,并能以互动的方式参与其中。点播页面特别设计有普通话、常德话两种语音,熊木匠的故事由此婉婉道来,被怀念着的童年的愿望、被消解着的成长的记忆到无可抗拒的城市化进程,终其一生再也见不到的翠翠和熊木匠必然的失落与离开……观众行进其中,自然而然地从作品中感受着“熊木匠”和翠翠的故事,一如了解着自己的乡邻。

策展人杨阡先生希望以这样的形式促进本地艺术家、老百姓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对话,同时也是希望能借此加强本土文化与世界交流的信心。多元对比交流下对艺术的理解与感受,这是大众对艺术最基本的诉求与权力,他希望能变种种看不懂为“看得懂”,让普通观众们与艺术家在情绪上产生更多碰撞与共鸣,也许这才是艺术主要的意义所在。

在地艺术的根还是在乡土人文,看看今天的乡土,沈从文先生笔下的多少“边城”终于快成为了 “中心”的城。谁也说不清在这跨越式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到底抛弃了什么、放弃着什么、又还能剩下什么。就参展的艺术家中,多少人或远在他国仍惦念故土,或曾经离开终又回来,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一份难解的乡土情结。老西门熊木匠的故事并不仅仅发生在老西门,是否每个人的心里都怀念着个寻摸不着的“翠翠”?这艺术的乡愁,是时空之愁,亦是时代之愁,艺术家借此尝试着使艺术直接与大众生活产生对话的各种可能,探索着让艺术脱离幵简单的概念和符号生产以回归根本之道。在策展人杨阡看来,正是这些坚守与探寻保育着我们的社会联系并促进着人们的休戚相关。

工作坊单元邀请的当地匠人老中青都有,与来自上海、深圳的手工作坊一起,他们的劳作中更带有一种天然的从容与情感,在当下躁动的气候中源源不断给人以信心一他们是在用自己祖祖辈辈流传下的手艺,建构着自己的生活,建设着自己的家园。

“成为世界知名城市不一定是人口很多,也不一定要面积很大,甚至不需要GDP有多高,有时候一个建筑,一个庭院,一座历史久远的废墟就够了。”常德老西门因其独特的建筑风貌和深厚的历史文脉,已经变成代表常德当代城市形象的文化、旅游和创意综合体街区。本届老西门艺术节开启了常德文化艺术新的篇章,也许有一天这里会成为世界的“地球乐园”。(文:祝东)

(展品:《望湖的熊》)

(老西门商业街)

(翠翠的船)

(主题海报图)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