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邦耀:《室内》

李邦耀:《室内》

文/Simone Scuiten(比利时布鲁塞尔圣·律克艺术学院教授)  译/贺潇

李邦耀的创作生涯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期,与李邦耀同时代的一批中国艺术家,见证了中国在邓小平的推动下向世界敞开了交流的大门,他们也接受了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洗礼。正当他们欣喜若狂地认识了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艺术运动之际,中国的美学和文化也在回归传统和大众图像里渐渐生根发芽。

对中国而言,二十世纪的终结将它推向了一个惊人的意气风发的阶段,催生出了为全球化、消费社会和宽裕的物质生活而着迷的中产阶级一代。

透过李邦耀的创作脉络,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于西方美学形式和技法的追随,也能洞察到他对中国社会在快速适应世界的过程中发生的种种巨变的反思。

对我而言,李邦耀成功地展现了中国艺术家在经历这些巨变时,作为见证者同时也是阐释者的心境。

身为华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的教授,李邦耀也得以将他的社会学研究落实在他的学生身上,他们正是当下物质主义的亲身经历者。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波普艺术在中国艺术世界的出现也就完全具备了合理性。短短几年中,消费品全方位地席卷了中国市场,而李邦耀则以自己的方式,对这些剧烈转变给予了绝非冷漠或置之不理的回应。

考虑到文字中词汇–图像的联系,李邦耀将我们在消费品驱动下的热切心态和日常欲望放入了作品。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宣传性艺术曾显现出图像的权利。自此开始,中国文化和美学便以一种极为特定的方式处理图像。与此相关的意识形态控制了大众的集体记忆。在李邦耀对消费品展开的符号学分析中,我们看到了恋物情结与后现代人的相拥。

李邦耀的作品邀请我们深入注视那些社会物件的表象和它们的倾向,这些“未经抽象化处理”的图像有如一面面反光镜,反射出我们所处社会的种种形态。通过这种方式,他借由波普艺术回应了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对物品符号转换的研究。

自2009年以来,李邦耀通过使用模式化的图像,开始了他对中国家居装饰演变的分析。

在ODRADEK艺术空间驻留期间,李邦耀展示了当西方生活方式打入中国市场后,中国在对物质需求和欲望上发生的变异。在比利时的三个月时间中,这位社会学者-画家通过调研我们的家居室内设计,延续了他长期以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