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衢地:贵霜王朝的信仰与艺术”特展28日正式在上海开幕,30余件“贵霜王朝”的钱币、雕塑、配饰等珍贵文物揭示出古代中欧文化交流的繁荣。
本次展览分“帝王与权力”、“信仰与文化”、“经济与生活”三部分,展品由上海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旅顺博物馆以及和田博物馆联合提供,以公元1至4世纪的古代贵霜王朝为窗口,生动再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场景。
公元1世纪初,贵霜王朝兴起,国家极盛时期版图包括中亚部分地区、里海、阿富汗及印度河流域,被认为是与汉朝、罗马、安息并列的欧亚四大强国之一。
上海博物馆青铜研究部副研究员王樾告诉记者,由于地处古代丝绸之路道路网的枢纽位置,再加上其存在的重要时间节点,贵霜王朝对于各国往来交流是否秉持开放态度,成为了古代丝绸之路上,汉朝与安息、罗马和印度往来的重要影响因素。事实证明,贵霜对周边多种文化和信仰的包容,不仅丰富了早期东西文化交流的内容,也造就了自身特点鲜明的贵霜文化。
“帝王与权力”部分展出的“威玛·伽德菲塞斯铜币”,一面是身穿伊朗式长袍、头戴贵霜式圆顶皇冠的国王站立像,另一面则有印度教的湿婆神和公牛。自该王起,贵霜在钱币上创新出“贵霜式”风格,钱币充分融合了希腊、伊朗和印度的宗教文化特征。
而在展品“木雕人兽饰板”中,刻画有虚构的神话动物“翼神兽”,和不可能出现于古代和田地区的大象,说明了古代和田人与外部世界的沟通交流。
“大象不太可能出现在古代和田地区,这些表明古代印度的佛教文化在那时是通过贵霜王朝的渠道,逐渐向东方输送的。”王樾说。
随身配饰方面,古代贵霜人喜欢随身携带各种材质的印押。印押是商业文化的标志,有趣的是,此次展出的“铜制四面体人物印押”上,四面人物形象各不相同,但都表现出了人物行走时的动感姿态。
“古贵霜王朝文物的存世数量不多,而且流散在各个地方。它(贵霜)使得中国的汉朝,古代希腊文化、还有印度文化,通过古‘丝绸之路’得到了交流,甚至融合。我们利用了四个博物馆的馆藏,来打造一个精品的有关于贵霜文物的展览。”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告诉记者。
在费城一次考古挖掘中出土的一系列18世纪施釉陶器将首次公开亮相,参加于2018年1月18日至21日举办的2018年纽约陶瓷玻璃艺术品展。
整个艺术园区分成了四块区域:观景台、桃花坞、共享草坪及学院派实验艺术区,实现自然生态、人文景观和艺术氛围的交融共鸣。
从青铜雕塑、水彩塔罗牌、版画作品到超现实主义家具、琉璃艺术品及黄金饰品,多样的艺术作品结合炫酷的声光电艺术效果将为观众带来非凡的艺术享受。
在湖南省博物馆新馆顺利开馆一个月之际,向公众隆重推出首个大型临时展览“东方既白——春秋战国文物大联展”。
越来越多民营资本将艺术品作为企业投资、风险转移的资产配置手段,并倒逼中国艺术品市场升级转型。
如今,“对流层”已不仅是地球大气生态圈的象征,更是对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诉求。此次展览力图超越既定的文化坐标与历史参照,推动中巴之间的当代文化对话。
良渚文化,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支新石器时代晚期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因1936年在余杭区良渚镇首次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的环太湖流域,距今约5300年—4300年。
12月13日,由凤凰艺术主办的“开轩览物华”珠宝艺术精品展,在故宫·紫禁书院开幕。本次展览由旅居西班牙多年的著名艺术家冷冰川担任策展人。
2017年12月22日下午,“心相-吴观真当代艺术展”在香港天趣当代艺术馆举行开幕仪式,此次展览展出优秀新锐艺术家吴观真以敦煌为主题的系列作品。
近日,CHAO艺术中心首届艺术晚宴在艺术中心的“版画沙龙”举办。
中国新闻网 作者:马化宇2017-12-29 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