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的文字 (个展)

徐冰的文字 (个展)

展览日期 2017年11月9日 – 2018年3月4日
开幕时间 2017年11月9日, 星期四
展览馆 澳门艺术博物馆 (中国 澳门)
策展人 冯博一、王晓松
艺术家 徐冰
主办方 澳门艺术博物馆 (中国 澳门)

徐冰的文字简介

在徐冰三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交織生長著多重線索,其中最重要的是圍繞“文字”展開的研究和創作──文字既為徐冰的創作提供了資源,又是他創作的主題。從一九七零年代創辦《爛漫山花》雜誌開始,徐冰對漢字的興趣同時表現在“形”與“意”,至今他的藝術方法循著這兩個方面形成和展開。因這一系列作品的日常性和敞開性,人們對其作品藝術形態的討論從始至今一直持續,範圍從藝術、文化擴展到對當今世界文明的探討不等。

本次展覽以“徐冰的文字”為主題,展示徐冰具代表性的作品,以及藝術家在通向這些成功作品的路上所做的相關實驗、勾畫的草圖,不僅向觀眾展示一個藝術家的成果,同時呈現支撐徐冰藝術創造的邏輯思維。當中部分展品此前甚少展出。

應澳門藝術博物館之邀,徐冰特別為是次展覽創作新作品,即用英文方塊字的方式,首次以葡文書寫寓居澳門的葡萄牙詩人庇山耶的《中國琴》詩句。這是澳門與葡萄牙語系國家相關聯的重要作品。

此次展出作品分為兩大類,包括(一)創作:《天書》、《一個轉換案例的研究》、《英文方塊字》、《地書》、《文字寫生》、《木林森計畫》、《芥子園山水卷》及《漢字的性格》等各個系列,它們形成了以文字為主體的徐冰創作之完整線索;(二)相關草圖、資料、小型作品等:《爛漫山花》、《鳥語》、《遺失的文字》、《地書.立體書》、《生活》雜誌的設計稿,《猴子撈月》、《魔毯》的草圖等。

本次展覽不僅讓觀眾近距離欣賞到徐冰這位國際著名當代藝術家的重要創作,更通過展示對作品的處理的“思想碎片”或“小品”, 讓人們了解藝術家語言轉化的邏輯和方法,其極具意義的創造力和對文化藝術界的重要影響。展覽還設置閱讀區,陳列二十多本關於徐冰的藝術展、研究和個人寫作的公開出版物,供觀眾翻閱、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