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家手稿研究展(第一回)——艺·凯旋画廊十周年特别展 (群展)

中国当代艺术家手稿研究展(第一回)——艺·凯旋画廊十周年特别展 (群展)

中国当代艺术家手稿研究展(第一回)——艺·凯旋画廊十周年特别展 (群展)

展览日期 2017年11月25日 – 2018年2月10日
开幕时间 2017年11月25日, 16:00, 星期六
展览馆 艺•凯旋画廊 (中国 北京市)
策展人 鲁虹
艺术家 方力钧、傅中望、马六明、宋冬、隋建国、王广义、徐冰、尹秀珍、张晓刚、周春芽
主办方 艺•凯旋画廊 (中国 北京市)

中国当代艺术家手稿研究展(第一回)——艺·凯旋画廊十周年特别展简介

“手稿”(Manuscript)从窄义的角度看,专指艺术家根据特定创作想法所画的各种小构图;而从广义的角度看,还应该包括与此相关的文字或各种视觉素材,如速写、照片等。比较起正规的艺术创作来,窄义的手稿虽然具有即兴、随意、尺寸不大、制作时间较短等特点,但却具有独立欣赏的价值。

在西方艺术界,西方的艺术史学者素来注重对于著名艺术家的手稿研究,不仅由于手稿研究可以更好地揭示特定作品的意义和内涵;而且通过手稿研究还可以体会艺术家在面对不同问题时是如何加以解决,又如何对传统进行有效的继承或创造的;再其次,人们从具体手稿研究中甚至可以发现在不同的时代,艺术观念或表现手法产生演变的迹象。也正因为这样,很多年来,不仅有许多高水平的相关研究论文先后在西方学术界出现,也促使相当多的西方美术馆举办艺术家手稿展。

反观中国,无论是学者们对于著名艺术家的手稿研究,还是各美术馆、艺术机构对著名艺术家手稿展的举办,都是极为少见的。多年来我们所形成的习惯是,对于艺术家的创作,更多地将精力集中在了作为结果的作品上。

但事实足以表明,作为具体过程的手稿其实是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倘若不做好这一环节的工作,我们就很难真正进入那些优秀艺术家的具体创作情境之中,并掌握其思维的全过程,而这也必然会给艺术创作研究和艺术史研究留下了重大缺憾。

自2007年以来,艺•凯旋画廊在北京798艺术区已持续经营中国现当代艺术十年之久。值此成立十周年之际,艺•凯旋画廊举办了“中国当代艺术大家手稿研究展(第一回)”,通过观看手稿,不仅可以近距离贴近这些艺术大家们的真实情感,也可以从线条、色彩、构图等细节中感受他们的灵感来源,从而了解如何形成了这些艺术大家们不同的创作思路与艺术风格。

此次展览力邀方力钧、傅中望、马六明、宋冬、隋建国、王广义、徐冰、尹秀珍、周春芽、张晓刚共十位艺术家参展,这十位艺术家一方面是中国当代艺术具有标志性的人物,另一方面也分别在中国当代绘画、当代雕塑、装置、行为、影像等领表现突出,以他们的手稿作为研究对象,无疑为中国当代艺术研究或艺术史写作开启一条全新的路径。

据悉,此次展览是“中国当代艺术家手稿研究展”的第一回,此后,这个项目还将持续下去,以期呈现中国当代艺术家以及手稿创作更为丰富的面貌。

在展览开幕前,还举行了“中国当代艺术的书写及手稿研究”主题研讨会,批评家们从手稿的真实、边界,研究的问题等展开讨论。在对于手稿研究忽视的当下,研讨会提出了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