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米恩·赫斯特——视觉糖果与自然历史 (个展)
展览日期 | 2017年11月23日 – 2018年1月13日 |
---|---|
开幕时间 | 2017年11月23日, 18:00, 星期四 |
展览馆 | 高古轩画廊 (中国 香港) |
艺术家 | Damien Hirst |
主办方 | 高古轩画廊 (中国 香港) |
小時候我曾經洗胃,因為我誤把藥丸當作糖果[……]我不明白為何有些人完全相信醫學,從不質疑,卻不相信藝術。
—達米恩‧赫斯特
高古軒欣然呈獻「視覺糖果與自然歷史」展覽,帶來達米恩‧赫斯特從1990年代初至中期的精選畫作和雕塑。展覽與赫斯特的「令人難以置信的深海寶藏」展覽同期舉行,後者為藝術家至今最宏偉複雜的項目,於威尼斯格拉西宮和海關大樓博物館展出至12月3日。
赫斯特於1980年後期以英國藝術先驅的身份在國際藝壇崛起,透過藝術裝置、雕塑、油畫和繪畫審視藝術、美學、宗教、科學與生死之間的複雜關係。他的作品變化萬千,囊括《圓點畫》(Spot Paintings)系列,《醫藥箱》(Medicine Cabinets)系列,《自然歷史》(Natural History)系列及蝴蝶《萬花筒》(Kaleidoscope)系列,既有家用油漆,也有蝴蝶翅膀,銳意探索及挑戰現代信仰體系,追尋人類體驗核心的不確定性。是次展覽將會同場展出歡欣繽紛的抽象風格作品《視覺糖果》(Visual Candy) 系列畫作,以及頗具醫學意味的《自然歷史》(Natural History)雕塑。
《視覺糖果》畫作系列呼應印象派、抽象表現主義和普普藝術等運動,而《自然歷史》雕塑則爲盛載甲醛和生物標本的玻璃箱,以極簡的設計展現科學研究的本質。雖然兩個系列的形式截然不同,卻創作於同一時期,且擁有相同的概念基礎,亦即探索愉悅與痛苦、短暫與永恆、邏輯與情感的關係。
在《視覺糖果》系列畫作中,赫斯特以泡泡糖粉紅色、螢光綠色和鮮藍色等濃豔色調的顏料厚塗,塗抹出鬆散的橢圓形圖案,又或與重複的點畫風格斑點交織重疊。《快樂快樂快樂》(Happy Happy Happy,1993–94年)、《Wowee Zowee》(1993年)和《超級傻樂》(Super Silly Fun,1993年)等作品的標題輕鬆歡快,透過隨心的傳統繪畫技巧,展現繽紛的色彩和圖案,與赫斯特圓點畫作的嚴謹著色手法形成強烈對比。
《視覺糖果》系列畫作的活潑氣息與《自然歷史》雕塑的嚴肅感覺形成鮮明對比,但當兩者一同展示時,效果卻非常和諧。畫作充滿歡樂玩味,賞心悅目,藉此寬慰甲醛雕塑作品所呈現的激烈效果。
達米恩‧赫斯特1965年生於英國布里斯托,現於倫敦及德雲郡定居和從事創作。他的作品為多間博物館的館藏,包括日本金澤市21世紀美術館、日本Art Collection Nakano、南韓大邱美術館、莫斯科國立當代藝術中心、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館、馬德里五月二日藝術中心、法蘭克福現代藝術博物館、慕尼黑布蘭德霍斯特博物館、拿玻里多納雷吉納當代藝術館、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奧斯陸阿斯楚普費恩利現代美術館、格拉斯哥現代藝術美術館、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墨西哥城Museo Jumex、洛杉磯The Broad 現代藝術館、華盛頓赫希杭博物館和雕塑園及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赫斯特亦曾於多間美術機構舉行展覽,包括拿坡里國立考古博物館舉辦「苦楚與狂喜」展覽(2004年);波士頓美術館「達米恩‧赫斯特眾家收藏精選作品」展覽(2005年);奧斯陸阿斯楚普費恩利現代美術館「達米恩‧赫斯特」展覽 (2005年);阿姆斯特丹荷蘭國立博物館「獻給上帝之愛」展覽(2008年,2010年巡展至佛羅倫斯舊宮博物館);倫敦華萊士收藏館「無愛可失」展覽(2009年);基輔賓須克藝術中心「安魂曲」展覽(2009年);摩納哥海洋博物館「豐饒之角」展覽(2010年);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達米恩‧赫斯特」展覽(2012年);卡塔爾阿爾裏瓦克卡塔爾博物館管理局「殘骸」展覽(2013年);巴黎Deyrolle「寓意(巴黎的希望、不朽與死亡,此時與彼時)」展覽(2014年);奧斯陸阿斯楚普費恩利現代美術館「達米恩‧赫斯特」展覽(2015年);巴尼亞盧卡、波斯尼亞及黑塞哥維那塞爾維亞族共和國當代藝術博物館「達米恩‧赫斯特: 新宗教」展覽(2016年,巡展至塞爾維亞諾威薩貝爾格勒當代藝術博物館);華盛頓國家美術館「達米恩‧赫斯特:最後的晚餐」展覽(2016年);及威尼斯格拉西宮及海關大樓博物館弗朗索瓦‧皮諾基金會「令人難以置信的深海寶藏」展覽 (2017年)。赫斯特於1995年獲得透納獎。
「視覺糖果與自然歷史」展覽的名稱取材至赫斯特於1993年在洛杉磯Regen Projects畫廊舉行的展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