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1年 出生于法国库洛米耶尔
1609-1614年 抵达罗马
1624年 成为本特格尔(Bentvueghels)艺术家团体的成员
1626年 在圣卢卡学院担任Festarolo,与普桑一起负责组织学院的周年活动
1627-1632年 事业达到顶峰
1632年 逝世
瓦伦丁·德·布洛涅(Valentin de Boulogne)本名让·瓦伦丁,1591年1月3日出生于法国库洛米耶尔,1632年8月19日在罗马逝世。通过有关艺术家鲜少的记载我们得知,他的父亲是一位玻璃画师。17世纪初他来到罗马,并在此度过了大部分职业生涯,在那里他成为了巴贝里尼家族(Barberini)最青睐的艺术家之一。
初出茅庐
1610-1620年,瓦伦丁初到罗马,作品以日常生活为题材,这点与里贝拉(Ribera)、切科·德尔·卡拉瓦乔(Cecco del Caravaggio)和曼弗雷迪(Manfredi)很像。瓦伦丁不热衷于学院派绘画,他经常流连于小酒馆和狂欢节宴会,与各国艺术家们交游,因此他的绘画更集中于表现酒馆、音乐会和玩纸牌的场景。这一时期他的作品构图紧凑、人物有雕像一般的体量感、明暗对比强烈,使得画面充满戏剧性张力。
《小酒馆聚会》(Réunion dans un cabaret),1623-1625,96×133 cm,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Photo (C) RMN-Grand Palais / Franck Raux
《音乐会》(Un Concert),十七世纪上半叶,1.75×2.16 m,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Photo (C)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u Louvre) / Franck Raux
风格渐成
20年代以后,他简化了之前紧凑的构图,为展现宏大场面留出余地。他创作了许多独立的人物肖像,都是基于真人写生,如《圣施洗约翰》。还有一些集体场景,如《玩牌的士兵》和《圣彼得的否认》。某些作品展现了以古代艺术为参考的历史维度,比如,《浅浮雕音乐会》中的浮雕图案来自于古代陶器,而卢浮宫内收藏了很多个这样的陶器,原由坎帕纳(Collection Campana)收集。之前绘画中强烈的明暗对比因色彩的加入而弱化,人物的动作和手势带有戏剧性。在这一时期,他也创作了很多大型宗教绘画,如《基督将商人逐出圣殿》。
《浅浮雕音乐会》(Le Concert au bas-relief),1622-1625,1.73×2.14 m,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Photo (C)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u Louvre) / Adrien Didierjean
巅峰时刻
1627-1630年,画家的职业生涯达到顶峰。他为巴贝里尼家族(Barberini)创作的《意大利的化身》(L’Allégorie de l’Italie)被认为是17世纪最杰出的作品之一。画中台伯河的化身使人联想到古代雕塑,但画家对细节的描绘非常逼真,在寓意画中发展了写实主义风格。在大主教弗朗西斯科·巴贝里尼(Francesco Barberini) 枢机的举荐下,教皇乌尔巴诺八世(Urbain VIII)委托瓦伦丁为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祭坛画。如同普桑和西蒙·沃埃(Simon Vouet),瓦伦丁收到了这项当时象征画家最高荣誉的工作。祭坛画《圣普罗斯和圣马蒂安的殉道》中明亮的颜色和写实的描绘表现出作者对构图和用色的高超技巧,然而它与普桑的作品一起,引起了当时关于注重色彩的自然主义和基于素描的古典风格的分歧的讨论。瓦伦丁在这一时期的绘画中表现出自然主义写实和理想主义形式的双重性。
《意大利的化身》(Allégorie de l’Italie), 1628-1629,布面油画,333×245 cm,罗马,Institutum Romanum Finlandiae
© Alessandro Vasari
《圣普罗斯和圣马蒂安的殉道》(Martyres des saints Procès et Martinien),1629-1630,布面油画,302×192 cm,梵蒂冈美术馆
© Musées du Vatican, Cité du Vatican, Rome
巨星陨落
1632年,正值事业顶峰的画家,在罗马夏天一夜饮酒聚会后猝然离世。他的死亡证明书上以“著名画家”定义他当时的地位。尽管瓦伦丁短暂的职业生涯都在罗马度过,他在法国也声名远播——他的作品《圣马可和圣马修》被用来装饰凡尔赛宫国王的卧室。
《大卫和歌利亚》(David et Goliath), 约 1615-1616,布面油画, 99×134 cm,马德里,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
© Museo Thyssen-Bornemisza, Madrid
瓦伦丁被认为是卡拉瓦乔之后最杰出的卡拉瓦乔主义画家之一。受威尼斯绘画的影响,他在卡拉瓦乔风格基础之上发展出精细的色彩,营造了忧郁、内敛的气氛,缓和了卡拉瓦乔强调的戏剧冲突和暴力场景,如《朱迪斯和霍洛弗尼斯》、《大卫和歌利亚》等。他对日常主题绘画的创新启发了19世纪库尔贝、马奈等画家,他被视为法国绘画史乃至欧洲绘画史的中心人物。
1879年,市政厅通过决议,在水塔广场上树立一尊“共和国塑像”,广场因此正式更名为“共和广场”。所谓“共和国塑像”,即寓意共和政体和共和理想的女神像。
Jean Beraud(1849-1935) ,法国画家,以风俗画见长。因其众多描绘巴黎生活和巴黎社会夜生活的画作而闻名于世。
用游泳池做秀场、给模特画双面妆容、牵一匹白马缓慢地走过T台。
这是一个童话式古老城堡的现代轶事,通过在线众筹集资工作,组织机构筹集了 160 万欧元,用以修缮坐落在法国西部莱斯特鲁瓦穆蒂耶尔市 的一座城堡。
法国卢浮宫历经800多年的扩建重修成为了今天的卢浮宫,而在阿联酋的阿布扎比,10年的规划建设孕育了一座新的卢浮宫。
丝最早出现的起因是什么,她在欧洲社会中又曾经有着怎样的地位,这些都成了蕾丝历史中为人津津乐道的片段。
艺术家能有机会进入卢浮宫这样珍贵的机构(无论你的背景是什么),并可以近距离地、自由地模仿伟大的艺术家们的作品,这是一种荣幸,而且这个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
30多年前,法国官方发起的一项风景摄影公共委托创作项目,寻求突破欧洲风景艺术中的审美传统,书写了法国风景摄影历史上重要的一页。
美术馆同博物馆一样,是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重要文化标志,世界上最著名的美术馆都有哪些?馆长分享十个最著名的美术馆和它们的镇馆之宝,请一定去看看。
在《弗朗索瓦一世与荷兰艺术》展上有一件特殊的展品,卢浮宫正在为它组织一场前所未有的募捐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凑够1千万欧元将其买下,使它重新进入法国国家收藏。
卢浮宫博物馆 2018-01-06 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