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消费快速增长,一直被认为是消费升级的标志,在过去十多年时间里,中国艺术品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有力地证明了这一观点。
在2003—2016年的13年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销售额增加30倍。与此同时,企业、机构收藏者的增长也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典型特征,目前企业藏家购买力占整个艺术品市场60%以上,艺术品拍卖买家70%以上是企业家。
虽然企业已成为艺术品消费与收藏绝对主力,但这种消费只是大企业才有的”特权”。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艺术品市场体制的不完善。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艺术品的成交价格都非常高。虽然近年来起源于欧美、以艺术品租赁为主要业务的“艺术银行”在国内也逐渐兴起,但是按照行业惯例,承租方承担艺术品售价50%的押金同时还要缴纳售价30%的租金。这就使得“艺术银行”的规模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成交量一直不高。
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小企业在艺术品消费领域也是有旺盛需求的。在消费升级的时代,消费者对于消费场所的环境体验越来越看重,很多企业也希望通过办公场所陈列艺术品的方式,来彰显企业的文化品位、提升办公效率。这些现实需求呼唤新的艺术品租赁形式的出现。
共享经济的出现,为普通企业租用艺术品提供了可能。而作为“共享艺术”行业代表的租租艺术很好地解决了当前企业艺术品消费的诸多难题。从产品的角度上说,传统的艺术租赁企业出租的多为原作,这些作品不仅价格高且定价标准不统一。租租艺术选择了博物馆级复刻品,将具有深厚艺术价值的名家作品进行了高质量的呈现,同时价格标准比较统一,便于企业进行选择。
尽管目前许多艺术品消费者购买艺术品的目的还是以保值、升值为主,但站在企业用户的角度上,大多数企业更关注的还是艺术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与陈列效果。博物馆级复刻的方案,让租租艺术可以不拘泥于某一特定艺术派别,不受艺术品投资价值影响,而专注于艺术品质量。对于无投资、收藏需求的各类企业和机构而言,高质量复刻作品的装饰价值显然要比普通原作好得多,更能彰显企业的文化品位。
以租租艺术为代表的新的艺术品租赁方式的出现,更深层面的价值还在于对普通大众带来的艺术美育。当前,高质量艺术品的消费始终只能是少数人的行为,然而最近央视《国家宝藏》等节目的热播,却展示出当代中国人对于艺术和文化的关注与向往。当越来越多企业选择艺术品租赁的时候,普通大众接触高端艺术品的渠道也会越来也多,这将让更多人接受到艺术普及教育,同时也将促进企业的成长和艺术市场的繁荣。
伴随着大大小小的拍卖行本季拍卖活动陆续结束,拍卖行和私人藏家都应对一年来的收藏、展览、拍卖活动做一次较为系统的总结盘点,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通过梳理,一起提前看一下2018年全球究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国际艺术大展吧。
印象派作为承前启后的画派在19世纪登上历史舞台,它的发展离不开当时法国的社会背景。
当我们仍然对艺术世界抱有一种天真美好的期待时,当代艺术却一再宣告自己并不纯洁,它每时每刻都在暴露自己的商品属性。
让精神产物发挥应有的作用,让书画艺术回归本源,书画作品才能真正成为消费品,从而得到最大限度的普及。
让更多优秀的书画作品及文创产品走进山西,让山西更多的文创产品通过平台走出去,助力山西文化事业,让京晋两地文化艺术品以及文创产品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2017秋拍落幕,压轴大戏西泠印社秋拍于12月25日晚圆满收官,获得总成交额10.77亿元,总成交率86%的佳绩。
艺术品消费的快速增长,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消费升级的标志,在过去十多年时间里,中国艺术品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有力的证明了这一观点。
随着物价上涨和世界对其现代珍宝的持续关注,印度艺术市场已经走出低迷,呈现繁荣发展趋势。
以艺术品拍卖为诱饵,大量招募经纪人,向社会公众710多人非法吸存2.5亿。
收藏快报 作者:沈玉梅2018-01-11 11:082018-01-11 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