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归档: 2018-01-30
4 篇
今天很荣幸在南京的问象空间举办我的首个个人作品展。十二年前我来到南艺的美术学院学习五年,到现在已毕业七年。这七年里做过大学老师,北漂四年以及在景德镇建立工作室。这次的展览是对我过去十二年的一个总结,同时也是一个开始。
一场重新呈现的“上海85前卫” 继“前卫·上海——上海当代艺术30年文献展(1979—2010)”第一单元展览“重启现代主义(1979—1985)”成功举办之后,该系列展的第二单元展览“前卫主义新潮(1985—1992)”也即将于2018年1月27日下午16时在上海明圆美术馆启幕。
中国文化形成的基础— 象形文字,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具象类比思维。这直接影响了中国人十分具象的思维方式,因为每一个字其实是在试图用一幅画来描绘事物的本质。在古代,一个字即是一幅画,每个字都是独立的意思表达,复合词不成立。如池塘,“池”指方形水池,而“塘”指圆形水塘;道路,“道”指人工修筑的笔直大道,“路”指人无意识踩出的蜿蜒小路。孔洞,“孔”指内部有空腔,表面却不豁然开一个大窟窿,“洞”指内部有空腔,表面也开一个大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