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新年到来之际,由晋江市委市政府主办,晋江文体新局、晋江博物馆承办的“撷珍·邂逅——晋江博物馆典藏文物展”在福建省晋江市博物馆举办,共计展出150件(套)馆藏珍品。
宋米黄釉绞胎弥勒坐像
清于寿伯设色富贵长寿图轴
清左宗棠行书七言联
明张瑞图草书短文立轴
民国白延龄山水四条屏
据介绍,此次大展是晋江市委市政府实施的“大美晋江”文化惠民工程的组成部分,也是晋江“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以“典藏遗珍,文化惠民”为宗旨,从晋江博物馆近万件典藏文物中精选出150件(套)珍品展出。这是“晋江宝藏”首次大规模集中亮相,让馆藏文物活起来、走进百姓生活,让市民群众共享馆藏遗珍之美,感悟大美晋江。展出的文物涵盖陶瓷、书画、紫砂、玉石牙角雕刻等门类,题材丰富,包括张瑞图、李仲芳、黄慎、左宗棠、吴鲁等名家名作。
民国笪锡福设色罗汉图折扇
清雍正杨景镛铸铜观音坐像
明李仲芳制紫砂壶
清象牙雕摆件
清镂雕三多图三管青白玉花插
清粉彩百花不露地纹瓶
据悉,本次大展将持续至3月31日。
史前先民最早栽培成功的黍、粟早至1万年以前,而八里岗出土的炭化水稻种子与长江流域几乎难分高下,足可佐证八里岗聚落先民“刀耕火种”“火耨刀耕”远古历史。
画像石是中国古代祠堂、墓室上的装饰画石刻,滥觞于西汉,兴盛于东汉,三国以后急剧衰落,故通称汉画像石。
说起文物,总让人想到历史的冰冷,文物的深奥,仿佛离我们日常的生活很远。一夜刷爆朋友圈的《国家宝藏》成功之处,是使那些高高在上的、深奥难懂的文物活了过来。
翡翠手镯的佩戴使女性显得典雅、庄重、温柔、大方,是女性朋友永恒不变的流行饰品。
翡翠山水牌,翡翠玉雕师傅利用手中的刻刀,以画入玉,把山水的形意融入到方寸的玉器上,方寸之间蕴大千美景。
对于中国人,玉有着无比重要的地位,甚至比黄金和宝石都要珍贵。自新石器时代起,玉就被视为权力与财富之石。大英博物馆陈列了自新石器时代至今7000年多间中国的玉雕制品。
2017年11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主要赞助人何鸿卿爵士一起为大英博物馆新改造完成的“中国和南亚艺术馆”揭幕,而直到近日,新馆才正式向公众开放。
中式家具魅力无穷,除了造型优美,结构严谨,材质考究这些众所周知的特点,丰富多样的雕刻图案更赋予了家具生命力,使之更具观赏性。
肉形石,系天然石种,多数属沉积岩,硅质岩或变质岩,是在地质运动过程中与其他矿物质接触色化而成。
把玩一词源于汉隋,开始在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之间流行,逐渐影响到社会阶层,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完善,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皇家十把玩”。
收藏快报 作者:左子娟,尼松义2018-01-11 11:462018-01-11 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