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格尔笔下的纯净与优雅

画家安格尔是19世纪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在艺术史上,他最为人所称道的,是笔下的裸女,单纯而高贵。他创造了纯净优雅的美学之一,到现在,我们依然没有停止对这种美学的追问。

安格尔与故乡蒙托邦

“我真想放弃现在拥有的一切,回到蒙托邦去安享人生,隐姓埋名,放松自己,总之,去自由呼吸。”

1841年,60多岁的画家安格尔,在给他家乡友人吉里贝尔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当时,这位艺术家早已功成名就,是法国巴黎上流社会竞相邀请的贵宾。

安格尔笔下的纯净与优雅

路易·卡巴奈斯(1867 – ?),贝尔丹先生肖像(临摹卢浮宫博物馆收藏的安格尔画作),1897年前后 ,布面油画  114 x 92厘米 ,MID.897.3 – 国家托管,1904年

然而对于一切名望,他似乎早已淡然。他对家乡有着复杂而纠结的情感。虽然在给友人的亲密书信中,他不断表达思乡心切。但他漫长的一生,很少回到家乡,只有一次,为了护送给故乡大教堂创作的《路易十三的祈祷》,他才回到蒙托邦小住几日。

1780年,安格尔出生于蒙托邦,一栋位于穆斯蒂埃城厢街50号的普通住宅楼里。如今,这栋楼早已不复存在,为了纪念这位大师画家的诞生地,后来的政府在原址新建的房子上,镶上了一个纪念铭牌。

安格尔笔下的纯净与优雅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1780-1867)  椅子上的圣母(模仿拉斐尔)  纸上石墨和擦笔画  19.5 x 25.5厘米  MI 867.825 –安格尔遗赠,1867年

安格尔父亲是一位装饰雕塑家,蒙托邦皇家美术学院的院士,他对古典主义美术和音乐有着深厚的修养,这也深深影响了安格尔。安格尔作为家中长子,深受父亲喜爱,在父亲的指导下,安格尔从小临摹鲁本斯、 华托等大师的绘画作品。安格尔身上的艺术天赋,也早早被父亲发掘。

少年崭露头角

在他11岁的时候,父亲就带着他离开家乡,去往图卢兹的艺术学院学习。那时期,安格尔专心临摹了拉斐尔画的圣母像,他回忆起当年的求学经历:“当老师从佛罗伦萨带回《椅中圣母》的临摹本 , 我热泪盈眶,茅塞顿开。” 拉斐尔为他打开了新的艺术世界。

安格尔笔下的纯净与优雅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1780-1867)罗杰解救天使  1841年  布面油画  54 x 46 厘米(椭圆形)  MI.844.1 – 蒙托邦市于1875年购入

安格尔17岁时,在父亲和老师的鼓励下,来到位于巴黎的新古典主义大师大卫的画室深造,随身带着一封老师们签名的推荐信:“这位前途光明的年轻艺术家,将凭借其掌握的过人才能为家乡争光。”

安格尔笔下的纯净与优雅

《泉》1856,163X80cm,布面油画,巴黎,卢浮宫藏

果然不负所望,三四年之后,20岁的安格尔斩获了当时的艺术大奖 “ 罗马奖 ”。 随后,他来到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居住,潜心学习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并接受了大批肖像画的定制。不久之后,他被选为皇家美术院院士,并担任罗马法兰西学院院长,继续创作多幅巨作。1856 年,象征着“清高绝俗和庄严肃穆的美”的著名作品《泉》 诞生了,标志着安格尔艺术达到光辉的顶峰。

为何执着于裸女、美背?

安格尔算是艺术史上最喜欢画裸女、美背的艺术家之一了。《泉》是他一生 追求古典与永恒美的巅峰之作。

画面中,曼妙少女举罐倒水,向上的手臂,美丽柔缓的曲线,微倾的S型腰身,一侧是流淌的泉水,少女身体袒露却双目清纯,呈现了一种清高绝俗和庄严肃穆的美。《泉》也是西方美术史上描写女性人体的优秀作品之一。

安格尔笔下的纯净与优雅

《大宫女》1814年,91X162cm,布面油画,巴黎,卢浮宫藏

安格尔画女性裸体,喜欢表现身体曲线的柔美。除了这幅著名的《泉》之外,他创作的《大宫女》、《土耳其浴女》也都表现了女性的身体之美,有学者说他是 “ 拜倒在女性面前创作的真正艺术家 ”。

安格尔笔下的纯净与优雅

《土耳其浴室》1862年,108X110cm,布面油画,巴黎,卢浮宫藏

作品《大宫女》,不以史实或神话故事为依托,是艺术史上第一幅单纯的表现女性之美的裸体画。画面里的主角是一位在奥斯曼帝国王室后宫中充当奴隶的女子。画中全裸的大宫女,斜倚着靠垫横贯画面,在华丽的帷幕和褥单的衬托下,典雅迷人。周围的窗帘、香炉、烟斗,宫女的饰品、头巾给这幅作品蒙上了一种异国情调。

“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为了强调女性身躯的优美曲线,安格尔刻意拉长了宫女的手臂和躯干。对于裸女的背部线条,评论家德·凯拉特里曾说:“他的这位宫女的背部至少多了三节脊椎骨。”据说,1819年,当安格尔把这幅画送到巴黎沙龙展出时,观者惊讶不已。

安格尔笔下的纯净与优雅

安格尔(1780-1867),夏娃(临摹自梵蒂冈展厅拉斐尔画室的作品) 近1809 年,布面油画91.1cm× 56cm

安格尔的裸体画无视人体结构的真实性,更在意完美的形态和优雅的曲线。波德莱尔认为 :“安格尔画中的美丽女性有着一种宁静又充满生机的高贵之美, 这是他成功和值得骄傲的地方。”难得的是,他笔下的女性裸体,画的是现实里的人物,但却高贵典雅,毫不色情,有一种纯净优雅、楚楚动人之美。

蒙托邦博物馆送藏品来中国

安格尔出生于法国蒙托邦,去世后,他把自己的近 4500 幅素描和个人收藏悉数捐给了家乡。这一次,来到中国的“安格尔的巨匠之路——来自大师故乡蒙托邦博物馆的收藏”展,展出的作品均来自安格尔故乡的蒙托邦博物馆,包括安格尔的素描、油画及草稿作品45幅。

安格尔笔下的纯净与优雅

勒迈尔 – 普桑(1612-1688),风景与古迹,布面油画,132cm×102cm MI.867.9 – 安格尔遗赠,1867 年

除了安格尔本人的作品之外, 现场我们还能看到包括“ 法兰西绘画之父” 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1665)在内的数十位画家的作品,集中再现了法国 19 世纪“唯美的古典主义”的绘画成就。

安格尔笔下的纯净与优雅

安格尔笔下的纯净与优雅

安格尔笔下的纯净与优雅

安格尔笔下的纯净与优雅

部分展览作品

1874年第一次“无名艺术家联盟”的首次画展,让印象派一战成名,而其中唯一的一位女性艺术家贝尔特•莫里索,直到1876年才迎来另外两位女艺术家的加盟。

瓦伦丁被认为是卡拉瓦乔之后最杰出的卡拉瓦乔主义画家之一。他对日常主题绘画的创新启发了19世纪库尔贝、马奈等画家,他被视为法国绘画史乃至欧洲绘画史的中心人物。

1879年,市政厅通过决议,在水塔广场上树立一尊“共和国塑像”,广场因此正式更名为“共和广场”。所谓“共和国塑像”,即寓意共和政体和共和理想的女神像。

直到2月11日之前,“塞尚肖像画展”(Cézanne Portraits)都会一直展出于伦敦的英国国家肖像画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自学摄影的女摄影师Cristina Coral来自意大利,她拍摄的女性都在画面中以一种半遮半掩的状态。

12月15日在上海博物馆隆重开幕的“巡回展览画派:俄罗斯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珍品展”则犹如美术界的《芳华》上演,再次将我们的记忆带向在俄罗斯那片土地上发生的一段段往事。

法国卢浮宫历经800多年的扩建重修成为了今天的卢浮宫,而在阿联酋的阿布扎比,10年的规划建设孕育了一座新的卢浮宫。

有人说,《莫娣》可能是去年最暖心的一部爱情片了。《莫娣》有着文艺片的优雅,以及一个吃瓜群众喜闻乐见的内核。

雅克·路易·大卫擅长通过描绘古代神话、历史故事来传达当代情感,作品中充满英雄主义精神和爱国情怀。

他是古典主义的追随者,与浪漫主义相抗衡。但更有意思的是,根植于学院派绘画的安格尔,却是19世纪晚期、20世纪早期艺术革命的重要先驱之一,这一点毋庸置疑。

三联生活周刊 2018-01-08 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