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折叠 (个展)
展览日期 | 2018年3月16日 |
---|---|
开幕时间 | 2018年3月16日, 15:00, 星期五 |
展览馆 | 第零空间 (中国 上海市) |
艺术家 | Ryoichi Kurokawa |
主办方 | 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 (中国 上海市) |
2018年3月16 日,第零空间计划将推出日本艺术家黑川良一的新媒体展览“反向折叠”。
自2003年起,日本艺术家黑川良一就已经创作了一系列将艺术美感与科学技术完美结合的数码艺术作品,以带给人极大感官享受的音乐会、多屏视听装置,以及全息沉浸式作品等形式呈现给观众。
黑川的美学观在抽象化与具象化之间切换自如,其作品通常是以下几大元素的综合体:单纯的几何形状、像素、印象派的色调、令人感到熟悉的风景和剪影,再加上大自然与城市的声音等听觉元素。其焦点主要集中在事物的演化与消解(时而突然,时而渐进),令观众回归到认知与看法的原点,以此来审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间断的图像与声音之流。
受天体物理学领域最新研究发现的启发,黑川新近创作了一件感官沉浸式装置作品《反向折叠》,以求将星辰及星系的形成、演化相关的诸多现象转译成声音、图像及振频。
在《反向折叠》这件作品中,黑川结合各种听觉与视觉素材,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感官的“联觉”现象上。其灵感来源于由法国宇宙基本定律研究协会(CEA-IRFU)的天体物理学家们基于欧洲航天局(ESA)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卫星及赫舍尔空间望远镜收集的数据所提出的最新发现。赫舍尔空间望远镜通过观测远红外线辐射,揭示了有关星辰诞生的部分条件以及过去100亿年间的星系发展史。这些数据可以让人追溯星辰演化的宇宙史,尤其是诞生星辰的分子云的丝状结构;除此之外,艺术家亦借助CEA-IRFU的天体物理学家们透过超级电脑所推算出的数字模拟方程式来为宇宙及其构造建构模型。
《反向折叠》努力表现核聚变(像太阳那样的恒星的能量来源),为超新星爆炸的最初瞬间建构模型,并最终描绘出不同星系撞击之后重新形成新恒星的过程,这种现象似乎也是我们所在的星系在数十亿年后注定将会遇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