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埃利斯——消耗 (个展)
展览日期 | 2018年11月9日 – 2019年2月24日 |
---|---|
开幕时间 | 2018年11月9日, 星期五 |
展览馆 | 上海外滩美术馆 (中国 上海市) |
策展人 | Yuko Hasegawa |
艺术家 | Francis Alys |
主办方 | 上海外滩美术馆 (中国 上海市) |
上海外滩美术馆于2018年11月9日到2019年2月24日举办比利时艺术家弗朗西斯·埃利斯(Francis Alÿs)在中国的首次大型个展——“消耗”,本次展览由长谷川祐子(Yuko Hasegawa)策划。
作为当代艺术史上极具辨识度和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弗朗西斯·埃利斯有着独特的身份和履历——一位生活在墨西哥城的比利时艺术家。拥有建筑教育背景的他1986年来到墨西哥城,围绕着当地的特殊文化、历史、社会展开创作,后来拓展至世界各地的一系列行为和表演。埃利斯以其敏锐的、充满诗意与想象的感知力,针对人类学与地缘政治的主题进行发问,并围绕日常生活进行着近距离观察和实践。
埃利斯在全球有过许多大型展览,其中包括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东京当代艺术博物馆等等。此次中国首展,展览“消耗”呈现近1300件作品,包括使用影像、油画、素描、手稿和装置等,其中部分作品更是从未向公众展示。
展览标题La dépense,译作“消耗”或“消费”,源于乔治·巴塔耶的概念,正如策展人长谷川祐子所言:
在2000年至2010年的十年里,弗朗西斯·埃利斯手持摄像机在墨西哥高地不断等待,一次又一次莽撞却勇敢地闯入龙卷风风眼的行为,捕捉了旋风的外部与平静的内核之间的极端张力,这件广为人知的影像作品《龙卷风》通过视觉叙述了无关轻重的非生产性行为,如埃利斯本人所说,
艺术家在这十年间同时创作大量有关龙卷风的手稿,将在本次展览中首度公开展示,手稿完整地呈现了《龙卷风》鲜为人知的一面——即从创作思考至视频剪辑的全部过程。
同样地,在影像作品《出埃及记》中,一位女子重复着盘发并解开盘发的细节动作。艺术家为这部不到半分钟长的动画,创作了近千幅的素描手绘稿,全部手稿都将在本次展览中呈现。重复旋转发尾盘发的手部动作与龙卷风有着某种状态的联系,同时也与作品《龙卷风》富有冲击力的画面形成前所未有的鲜明对比。策展人阐释道:“观众会体验到被虚拟化世界威胁和遗忘的直面接触和身体经验,提醒人们重新关注和认识体力劳动。”
埃利斯始终延续着一贯的创作轨迹并持续不断带来全新的思考与动态。如颇有时间趣味性的系列作品《睡眠时间》,艺术家跨越近20年间持续创作呈现梦境般的回忆,在总数不变的111幅的小型帆布油画中不断修改或添加画布上的内容。
本次展览特别呈现全新绘画《内蒙古》系列,作品取材于艺术家去年到访上海及内蒙古的旅行。值得一提的是,艺术家在90年代首次造访上海后创作的《循环》系列。当时,埃利斯从美墨边界出发,择取了一条或许是最漫长的环游线路,最终回到原点——不过这一次,他选择站在美墨边界线的另一边。正是在这趟环球之旅中,艺术家途径东亚、东南亚等地。这场富有创造力的反经济之旅诠释了什么叫“最大化投入,最小化产出”——这也正体现了上海外滩美术馆此次展品背后的理念。
此外,本次展览还将汇集用16毫米胶片放映的《一个欺骗的故事,巴塔哥尼亚》、由大量彩色橡胶地毯组成的《无声》等其他数十件艺术家的代表作品。
在“弗朗西斯·埃利斯:消耗”展期内,将举办一系列与公众互动的教育活动,包括讲座、工作坊等,带观众进一步领略这位艺术家的创作魅力。借此次中国首展的契机,展览画册也将于2019年初出版。2018年11月,届时弗朗西斯·埃利斯作为重要艺术家之一,参加即将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的第十二届上海双年展“禹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