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OREILLY个展——梦境之眼 (个展)

DAVID OREILLY个展——梦境之眼 (个展)

展览日期 2018年11月6日 - 2018年11月25日
开幕时间 2018年11月6日, 星期二
展览馆 零时艺术中心 (中国 上海市)
艺术家 David OReilly
主办方 Yve YANG (美国 New York City, NY)

DAVID OREILLY个展——梦境之眼 (个展)

Yve YANG荣幸宣布将在上海带来艺术家大卫·奥瑞利(David OReilly)的首次个展。此次Yve YANG携手《艺术世界》将展览放置于上海零时艺术中心的场馆内。展览于11月6日开幕,至11月25日闭幕。

大卫·奥瑞利出生于爱尔兰、目前生活工作于日本东京,是活跃于动画和游戏领域的艺术家。他是动画电影《请说点什么》(Please Say Something)和《外部世界》(The External World)的创作者,曾担任过《冒险时光》(Adventure Time)和《南方公园》(South Park)等动画的编剧,并为斯派克·琼斯执导的奥斯卡获奖电影《她》制作了其中的”外星人小孩“游戏。

奥瑞利的动画和游戏作品曾获得包括奥地利电子艺术节和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最佳短片在内的众多重要奖项。其中《万物》(Everything)的游戏短片在2017年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最佳短片提名,是历史上唯一一件入围电影节的游戏短片,也是第⼀个入围奥斯卡⾦像奖提名的交互作品。此外,奥瑞利还参加过大卫·林奇基金会、蓬皮杜艺术⽂化中心、 旧金⼭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美术馆及深圳动画双年展等多个展览和放映会。

今年,奥瑞利受柏林艺术节委任,创作了《梦境之眼》(Eye of the Dream)。这件沉浸式的视听装置试图通过“舞蹈”这一行为来呈现从宇宙大爆炸前到现代世界的生命发展进程:万物都是这段编排好的舞蹈中的成员,在一定的范式框架下自发地进行排列,在个体行动的同时也和周围的万物产生关联和妥协。

除《梦境之眼》和其游戏《万物》之外,此次上海的展览还将带来艺术家的动画短片《章鱼猫历险记》(Octocat Adventures)和根据这部动画制作的新片《章鱼猫的故事》(Octocat Story),游戏《山》(Mountain)的特别版本和根据这部游戏制作的三个新视频作品。最后附上大卫·奥瑞利在柏林艺术节与著名学者和ZKM策展人Stephan Schwingeler对谈后的演讲节选。

“《万物》是一个宇宙模拟装置,你可以作为个体或是群体自由穿梭其中。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能力,其中一个就是‘舞蹈’。”

“这是游戏中最复杂的一部分,但它也具有纯粹的观赏性。游戏刚发布时,我的一个朋友玩了很久,然后告诉我他最喜欢的就是游戏中的舞蹈部分,因为它没什么用。我很喜欢这样的说法。这是游戏世界里某种令人感到愉快的、不带有任何目的性的情结,但这对于《万物》如何描绘我们的生活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当我还是小孩子时,我对一种叫作凯利舞(Cèilidh)的爱尔兰民间舞蹈十分着迷。我很讨厌跳舞,但喜欢观察它的形式,了解它的本质。通常人们会聚集在一个房间内,开始跳舞。而到了晚上聚会结束时,不管那里有多少人,每个人都应该已经遵循着某种简单的规则和房间里的其他人跳过了舞。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数学计算法则。而现在,我们已经不会有意地通过舞蹈来扩大自己的社会交际圈,我们纯粹是因为有趣才去跳舞的,把它当成一种享受。更准确地说,是因为它没有目的性。在我们做的绝大部分事情中,我们要保持一种控制感,是因为需要为我们的行为负责。然而在舞蹈中,随着个体性消融并分散在每个参与者之间,责任的具体所属也同样被模糊。”

“是你还是其他人在控制着舞蹈?或用一种更为深邃的说法,是否是舞蹈本身对参与者施加了影响从而创造了舞蹈。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并不是我们在跳舞,而是舞蹈在让我们舞动。当我们从人类对舞蹈的理解中抽身而出,将世间万物通过自我组织形成某种模式的想法进行扩展,就会发现这样的活动并不仅限于人类。所有形式的生命体甚至无生命的物体都可以实现自我组织。”

| 关于YveYANG |

YveYANG是一个位于美国纽约的当代艺术空间。空间致力于举办具有实验性和探索意义的展览与活动,鼓励科学和艺术紧密合作。大部分项目来自于优秀年轻艺术家,创作涉足各种媒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