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 (个展)
姚海 (个展)
展览日期 | 2018年11月30日 - 2019年1月7日 |
---|---|
开幕时间 | 2018年11月29日, 18:00, 星期四 |
展览馆 | 世界画廊 (中国 香港) |
艺术家 | 姚海 |
主办方 | 世界画廊 (中国 香港) |
世界画廊欣然呈献多媒体艺术家姚海个展,以艺术家对「解构」的概念為出发点,延伸至《被打开之后的状态》、《缝合》和《花粉》系列,展出共21件作品,探索姚海对自身、社会、时间及现实的怀疑至消解怀疑的过程,直到「重构」。
一到零再从零到一
从小临习书法和绘画,姚海早期的实验性水墨作品到现今的行为表演、装置艺术和数码绘画在视觉上差异甚大,可作品之间的变化綫索体现了姚海从创作及认知方面由一到零再从零到一的过程。2009年,姚海开始环游世界进行旅居生活,在深入了解外界的同时,对过去构建的自我认知產生怀疑。2014年至2016年间,定居於纽约,把过去十年从「一到零」的迷惑慢慢解开,重整思绪,这阶段对其后续的创作极为重要。「解构」的创作概念於2017年萌生,以分化、破解的方式去面对过去,用轻鬆的态度将曾经稳固的结构及其意义加以消解和清理。在每次的分化、破解后,新的结构和意义将產生,从「零又变回一」。
抽象的符号
是次个展的装置作品灵感来自绘画,而数码绘画的作品又是以艺术家过往的行为表演所得的拍摄图像作为基础蓝本而创作的。在思考的线索背后,有与空间和材料的关联性在其中。对应其绘画作品,可以看到这些装置作品中的一些符号、语言体现出现实生活的某个局部,它是一个议题,也是一种空间关系,事实上就是存在於现实生活中的某件事、某件物件。姚海又通过作品、将其以一种符号化的形式回到现实中,形成一种空间跟时间的反覆交融。
《被打开之后的状态》装置系列作品在是次展览中被重新命名,因为姚海觉得新的命名方式更接近作品诞生的文脉,并更符合艺术家与材料交流的多种不确定性。姚海觉得这种不确定性更符合一种代号,就如同我们每个人的名字,最初的意指是否与此刻一致,其实无法确定,所以姚海猎取了某一刻、某一个与其作品同步在场的代号进行了命名,如《H115CM》、《甘 2057》。
姚海的创作受到纸本材料本身所展现出的形态魅力的指引。材料在天气环境变化的影响下,形体发生了有趣的变异回应,带出啟示,姚海便沿著这样的线索一边继续创造可以被打开材料的语言,一边实践和寻求新的打开方式。作品中使用到的水性顏色干预方式、缝纫和裁切等工作行為都是姚海所採纳的有效打开途径,而《缝合》装置系列作品的创作入口更包含因果遇合、歷史和文化图像语言的演化调和。
《花粉》系列数码绘画的创作实践源自艺术家对绘画边界的质疑和思考。姚海借助数码软件的多种命令对行為表演所得的写实图像进行干预,使它们渐渐地向著一种抽象性和绘画性靠近。这种连接前后的实践方式,证明构成绘画的结果和过程是可以被分离肢解的,而阶段性的生產都是伴随在一种自然生长的过程之中。绘画的意义已经被生长的过程所消解,最终被定义的绘画只是一件可视的图像。
与材料的沟通
对於一种材料,姚海的理解是,打开它的方式是无穷的,每一种新工艺的诞生都会赋予某一种材料新的可能。反之,也可以说材料本身就具备这一切被打开的可能性。因此,打开的意义也就无穷大了,它不只是满足艺术家一种视觉的期待和刺激,更是一种无休止的推动力,促使姚海永不停息地打开一切。
艺术家简介 | 姚海 Yao Hai
1980年出生於中国甘肃,现於上海工作及居住。姚海的创作方向涉及装置、雕塑、绘画、录像、表演、声音和摄影等表现形式。曾在香港医学博物馆、上海五五画廊、武汉合美术馆和武汉K11艺术村举办个展。作品曾在台北国际艺术村、韩国CICA美术馆、美国纽约皇后美术馆、美国纽约威廉斯堡艺术与歷史中心等地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