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如许——刘少白艺术沙龙 (个展)
展览日期 | 2019年1月26日 – 2019年2月17日 |
---|---|
开幕时间 | 2019年1月26日, 15:00, 星期六 |
展览馆 | 逵园艺术馆 (中国 广州市) |
艺术家 | 刘少白 |
主办方 | 逵园艺术馆 (中国 广州市) |
少白兄不日将在广州逵园艺术馆举办画展,听说开幕式上会有昆曲演出,这让我这个昆曲迷十分神往。逵园的远山近水、亭台楼阁,想必也会使展出的作品,更显俊朗清新、优雅从容。主办方的努力,令人想起了古人的诗画雅集。我们不禁心往神追昔日的文物之盛,也会在心里勾勒出一帧诗酒酬和、书画娱情的图景。
写字作画,曾经是古代中国艺文世界中的一种时尚,从来不曾因为专业的狭隘性而孤立于整个文明之外。古代的画家,除了绘画技艺外,更强调画外的文化修养。因此,也就有了“文人画”这样一种具有独特品格的绘画,而少白兄正是属于这种传统修养全面的文人画家。他幼习诗文丹青,及长又得名师指点,尤以山水、花卉见长,用笔疏宕简约,墨色酣畅淋漓,格调古雅俊秀,意境清幽隽永。作品中浓郁的笔墨情趣定能感染观众,并唤起他们对深深积淀的传统文化的追忆。
李若晴 广州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美术学报》主编
艺术家刘少白
号乐水山房主人。1983年2月生,山东黄县人,现居北京。自幼习书画,启蒙于梁永卓先生与齐白石老人四子齐良迟先生。先后就读于中国美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崔志强先生、吴悦石先生入室弟子。九三学社社员、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画创作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印社社员、荣宝斋推荐艺术家。
刘少白精书画,擅篆刻。作品多次在中国书协、中国美协、西泠印社主办的全国展中入选并且获奖。作品曾发表于《中国书画》《中国书法》《东方艺术》《荣宝斋》《西泠资讯》等数十家主流媒体,并被美国蓝海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作专题报道。2008年神舟七号太空飞行艺术之旅搭载刘少白篆刻作品并被国家收藏。
先后出版:《少白刻画》《澄怀观道》《念真醉蝶》《春满玉壶冰》《刘少白瓷绘作品选》《不器》《中国当代绘画范本——刘少白花鸟画精选》《汲古得新》《华枝春满》《清正富贵》《荣宝斋<艺术品>期刊推荐艺术家·刘少白专辑》《美意延年》等多部作品集。
艺术评析:
朋友向我推荐的他,初见作品时以为是个五六十岁的老人,见到人以后才知是如此一个翩翩少年。他以少年之形注入最传统的骨血,创作的又是以最传统经典的图式注入今人的境界。这是一个很可贵也很困难的过程。
我很喜欢易经的一句话,“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他的成就恰恰就是这么一个“豹变”的体验。当代中国画野心如何?我们能不能从经典图式中寻求轮回转世,重新构架传统水墨的伟大遗骸?或许像少白这样的艺术家可以在这个时代的洪流里逐渐给出一个答案。
陈丹青 作家、文艺评论家、艺术家
为同道写点什么,以画如其人而论,少白君的作品与其年龄确有违和之感,但也能想象其为人从艺之古风,故大胆胡说几句。
少白君游学颇广泛,由江南而京津,既有在院校的学习经历,又转拜当今名师入室执弟子礼。其作品取法颇为宽泛,面貌拓落大方,花鸟山水人物兼通,且习字治印不辍,有较为全面的修养。所作可见其师学轨迹,而又有所参悟,融汇贯通,能出己意为之,乃真写意也。他十分注重传统艺与文的关系,尤能知行合一,是为难得。看他作品,其审美有传统艺道轨仪,能得传统文人书画之况味。
在当下喧嚣的环境中,传统画科如中国画写意一门极难有所突破,少白君的坚守与实践也算是行己之道,而其作品的清新又兼具当下之文化气息,终不落传统的窠臼。
许敦平 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画学院副院长、花鸟画工作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