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感知——新媒体、装置艺术展
展期:2019年8月30日—10月30日
时间:11:00 – 20:00
艺术顾问:靳军
策展人:陈羽丰
展览统筹:冯颖、赵鑫
艺术家:葛雅静、欧阳苏龙、田晓磊、万朵云、王满、张佳星、张曦中、张颖
主办:国贸商城
承办:浮云艺术
协办:Brand Head
地点:国贸商城南区一层 SL1030
展览选取了中国当代艺术中在新媒体和装置领域具有代表性的8位青年艺术家,他们以自己过往作品的创作体系为出发点,将作品以“感知”为原点,在展厅中进行延伸。通过新媒体、装置艺术的语言,深度讨论了关于光影、梦境、环境、记忆、距离、身体、超时空、物的感知。
展览前言
身体作为外在世界信号的“接收器”:感官是生物体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身等。我们调动所有的感官,去和这个复杂多重的世界场域接触,而这个场域几乎是所有真实或意念中的事物:人的躯体,一座城市,一片大陆,一个念头。除感官之外,不少人甚至相信包括心电感应、灵慼、遥视、预知等的“超感官知觉”,这些关于感官的研究将过去和未来指向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人类基本行为。
意识将信号在神经网络中计算处理:对于相同一个场景,每个人却产生不同感受,这是意识的个体差异用不同的运算方式进行解码得出的多样结果。这些被创造出的“结果”丰富了原生世界,也再次作用于感官,搭建出“感”和“知”之间的无限循环系统。在网络和移动设备已经完全融入进我们生活的今天,电子设备又成为我们去感知信息的又一重要“感官”,拓展了感知循环系统的接收和输出方式。
此次展览选取了中国当代艺术中对于世界观和个人生活经验为研究课题的8位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他们以自己过往作品的创作体系为出发点,将作品以“感知”为原点,在展厅中进行延伸。通过新媒体、装置艺术的语言,深度讨论关于光影、梦境、环境、记忆、距离、身体、超时空、物的感知。
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在调动所有的感官,去和这个复杂多重的世界场域接触。对于相同一个场景,每个人却产生出不同的感受。这些被创造出的“结果”丰富了原生世界,也再次作用于感官,搭建出“感”和“知”之间的无限循环系统。
深度感知——新媒体、装置艺术展
部分作品
万朵云作品现场,雕塑/金属/电机
光怪陆离的梦境世界
善于展现梦境的万朵云,此次带来5件金属切割的扁平雕塑作品,看起来像一张张巨大的彩色剪纸。它们通过电机的带动产生出循环往复的动力形式并形成了彼此呼应的力场。这些雕塑作品和梦的机制是一样的,梦中看似不相关的景象并置,到了她的作品中就是鲜艳色块的碰撞、扭曲形体的组合和循环往复的无意义摆动。这些元素结合起来,淡化了情节,却强调了视觉世界中的一切可能性,5件作品,就像5个梦的片段,看似不相关,却都隐秘而微妙地显现出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和梦境潜意识的感知。
欧阳苏龙作品现场,高密度EPS泡沫、树脂
掉在地上的一束光
因好奇而喜欢拆解的欧阳苏龙,以拆解的方式带领人们重新认识光与影。他从光和影的关系中提炼出一种放射状的形体,再把它当成造型语言来使用,制作了这一组抽象雕塑,它们不是光也不是影,只是借用了光影的造型元素。他通过光影感知将这些光影造型元素重新编码,有规律的放射状形体似乎是某种神奇力量造成,而我们时刻被这种力量包围着。他希望观者能从中建构出新的感知。
张曦中作品现场,新媒体交互装置
靠近,一句未说完的话
距离,是一个物体和另一个物体、一种情感和另一种情感的关系尺度。每个人在这个世界都会保有自己偏好的空间距离,随着情景的不同,私人空间的大小也发生改变。这些距离的改变犹如一句未说完的话。你可以站在张曦中的新媒体作品前,摄像头会将你的面孔以彩色像素形式呈现在屏幕上。距离远近的不同,图像也随之产生变化,一如私人空间的大小变化。他希望将距离和情感可视化,打破人际空间关系,拉近彼此距离。
张颖作品《66’》,亚克力喷漆、电机
不断延伸和接近的记忆
一分钟66次的跳动,是张颖关于心动的记忆感知时脉搏的微妙变化,她将这个速率运用在风车的转动上。转动的风车扇叶将暧昧不清的颜色均匀地混合,将这个微妙的记忆速率视觉化,犹如看见心脏的跳动。
张佳星作品《EIGHT50%》,装置:BMW汽车引擎盖,油画颜料,水性漆,木板,纸拼贴
被废弃的游乐园
周围的人和物,随着时间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都是环境带来的。有一段时间,张佳星每天会听到隔壁装修房子的声音,异常躁动,在家画画受不了,于是出去躲着,成堆的装修材料和拆下的东西总会勾人眼球,让人动心思。这些曾经崭新,现在又破旧不堪的物品就像一座被废弃的游乐场。这些材料刺激着张佳星的视觉和创作欲望。多种材料的叠加和拼贴,构建起一座色彩斑斓的废弃游乐场,带给人们视觉和物体间的微妙平衡感。
葛雅静作品《城堡》,装置:木条、综合材料,尺寸可变,2018-2019
模糊又清晰的“物”
当你太过于专注一个事情或物体的时候,很多东西会被放大,时间久了,你的判断变得不理智,忽上忽下。把自己从这种极度专注中抽离出来,生活中有太多复杂、丰富、不可名状、无法界定的东西,这些模糊不清的感受被葛雅静用准确的材料、质感、色彩、形式、结构重新清晰化,形成她对于这个鲜明时代“物”的感知。
王满作品《粉色关系》,装置:粉色细沙、白T恤、冷光线,尺寸可变,2019
粉红的景观,象征与表达
“粉红色”的概念从最初被稀释血液的颜色,象征野性和力量,到消费主义时代的性别标签,经历了漫长一段关于颜色的概念革命。王满这系列作品重访“粉红色”作为文化与性别象征历史,另一方面,他在被视为女性化的创作材料和被视为男性化的创作材料中寻找一种微妙的平衡用以表达他所认为的超越性别意识的创作。以颜色为切入点,探讨关于身体和身份的细腻感知。王满这系列作品重访了“粉红色”作为文化与性别的象征历史。从暗室中不同粉红色的灯光装置,到绘制在细腻如肌肤般画布材质上的女性身体特征,将使您以颜色为切入点,重新感知身体和身份的变化。
田晓磊作品《彩窗》系列,高清循环视频,2019
超时空中的未来人类
田晓磊把日常灵感收集起来,通过组合,杂交,移植,创造了一套臆想的后人类标本。这是一个持续进行的项目,为艺术家的“新世界”项目不断的积累人物素材。像是一个艺术家的思维游戏。彩窗是一种圣光,连接未来的窗口。艺术家通过改造教堂彩窗,结合他的造神计划,把创造出的赛博人神移植到彩窗中,探讨未来的信仰。田晓磊创作的这幅超时空中人类和宇宙的图景,指向了一个只存在于未来的无限世界。凝视这幅作品时,你将从中看到历史、宗教、科技和身体等元素,犹如寻宝游戏一般让您对未来产生强烈好奇心。
展览现场
中国当代艺术与高端商业中心的融合
呈现出优秀的多元艺术作品
8位知名青年艺术家
8组极具代表性的新媒体和装置艺术
62天的艺术之旅
700㎡开阔空间
开启您的国际艺术视野感知不同寻常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