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期待!2022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隆重登场

2022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正式启幕!来自28个国家及地区的130间顶尖艺廊汇聚一堂,在艺廊荟萃(Galleries)、亚洲视野(Insights)及艺术探新(Discoveries)展区带来精彩纷呈的艺术盛宴!巴塞尔艺术展的数字项目“巴塞尔艺术展现场:香港展会”(Art Basel Live)将继续联系全球观众,同步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HKCEC)举行的实体展会,继续呈献网上展厅、现场直播、虚拟导览以及多语言的贵宾及公众导赏活动。
 除了强大的展览内容,这次展会还推出了丰富的公众活动:巴塞尔艺术展及M+共同委约由流动影像先驱鲍蔼伦创作的全新流动影像作品《光之凝》(The Shape of Light)已开始于每晚7点至9点于M+幕墙上展出直至6月19日。同时,由巴塞尔艺术展委约并与香港旅游发展局共同呈献的艺术家电车项目,邀请本地艺术家卓家慧、黄进曦及沈君怡在香港电车的车身上展示艺术创作。三辆电车如一幅幅移动的画布穿梭于香港岛的大街小巷,唤起了公众对香港的共同记忆。
 如果不能前往现场参观,你也可以登录巴塞尔艺术展的网上展厅为“OVR:香港”远程浏览精彩佳作,网上展厅公众开放日为北京时间5月26日下午2点至5月30日凌晨12点。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先睹为快,介绍这次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上的画廊精选展览,以及同期举行的一系列精彩呈献和公众活动! 高古轩(Gagosian)展位:1C15 高古轩于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艺廊荟萃”展区带来海内外知名当代艺术家的杰作,重点呈献中国抽象艺术家曾梵志的大型新作《无题》、乔治·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石田彻也和伊娃·尤斯凯维奇(Ewa Juszkiewicz) 以多样手法探索人物肖像的画作、以及村上隆以日本民间传说为灵感的超扁平风格作品《森林里的克鲁波克鲁》。艺廊还会同时展出多位艺术家的精彩力作,包括白南准、达米恩·赫斯特 (Damien Hirst)、亚历克斯·伊斯雷尔 (Alex Israel)、路易丝·邦纳 (Louise Bonnet)、乌尔斯·菲舍尔 (Urs Fischer)、和珍妮‧萨维尔(Jenny Saville)等等。
2022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高古轩展位现场,图片由高古轩提供

2022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高古轩展位现场,图片由高古轩提供
卓纳画廊(David Zwirner)展位:1C16 在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上,卓纳画廊汇聚了一系列年轻艺术家的新创作, 包括凯瑟琳·伯恩哈特(Katherine Bernhardt)、⻢塞尔·扎马(Marcel Dzama)、奈特·娄曼(Nate Lowman)以及奥斯卡·穆⾥略(Oscar Murillo)以及丽莎·约斯卡⽡吉(Lisa Yuskavage)的最新作品。伯恩哈特从流行文化中汲取灵感,充满童趣的作品中时常加入艺术家喜爱的日常生活事物。娄曼最新系列作品则描绘了飓风的效果图,该系列近期在画廊的纽约空间首次亮相。此外,画廊还将呈献罗伯特·克鲁伯(R. Crumb)、斯坦·道格拉斯(Stan Douglas)、丹·弗莱⽂(Dan Flavin)、雷蒙德·帕提伯尔尼(Raymond Pettibon)、沃尔夫冈·提尔曼斯(Wolfgang Tillmans)、弗朗兹·⻙斯特(Franz West)和乔丹·沃尔夫森(Jordan Wolfson)的重要作品。  凯瑟琳·伯恩哈特,《新月式弓步》,2021, © 凯瑟琳·伯恩哈特,摄影:Carmody Creative。图片由艺术家、卓纳画廊及Canada画廊提供。
丹·弗莱文(Dan Flavin),《无题(致夏洛特和詹姆斯·布鲁克斯)》之一,1964年。蓝色和粉红荧光灯。244 厘米宽。© 022 史蒂芬·弗莱文 / 艺术家权利协会 (ARS),纽约。图片由卓纳画廊提供。
  奈特·娄曼,《绿色凯雷德》,2015, © 奈特·娄曼,图片由艺术家和卓纳画廊提供。 立木画廊(Lehmann Maupin)展位:1C17 立木画廊将呈献一系列精选作品,聚焦画廊于首尔最新扩建空间的首年策展项目。展位作品勾画出艺术家之间的概念和物质联系,包括麦克阿瑟·比尼恩(McArthur Binion)、汤姆·弗里德曼(Tom Friedman)、嘉芙莲·奥比(Catherine Opie)、比利·查尔迪斯(Billy Childish)、亚莉克丝·普拉格尔(Alex Prager)以及拉里·皮特曼(Lari Pittman)等。 当中,汤姆·弗里德曼(Tom Friedman)高度观念性的创作融合了极繁主义与极简主义美学,不禁让人想起波普艺术,而他的创作实践也与雕塑史息息相关。本次将带来其著名的大型雕塑作品《仰望(Looking Up)》(2020 年),作品为一个抬头望向天空的人形,艺术家邀请观众一同站立并模仿其举首之动作。弗里德曼在亚洲首次个展“Many Things All at Once”已于立木画廊首尔的全新扩建空间展出。 最令人期待的是,画廊从今天开始已于香港、首尔及纽约启动弗里德曼增强现实(AR)项目!在全球多个地点展出《仰望》的10米动画版本,观众可通过二维码或立木画廊网页启动作品(无需任何应用程序),透过虚拟现实技术与作品互动。 汤姆·弗里德曼(Tom Friedman),《仰望》,2022。图片由艺术家、纽约Luhring Augustine;伦敦Stephen Friedman Gallery;立木画廊纽约、香港、首尔及伦敦提供
拉里·皮特曼(Lari Pittman),《Cities with Egg Monuments 4》作品细节,2022,图片由艺术家及立木画廊纽约、香港、首尔及伦敦提供。 麦克阿瑟·比尼恩 (McArthur Binion),《Modern: Ancient: Brown》,2022,图片由艺术家及立木画廊纽约、香港、首尔及伦敦提供。 方由(Ora-Ora)展位:1D33 方由在这次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带来了激动人心的艺术家群展,包括斯蒂芬·索普(Stephen Thorpe)、三宅麻衣(Mai Miyaki)、彭剑、黄丹、朱里·马库拉(Juri Markkula)和肖旭。这次展览的主题为“心在何处”,方由探讨激情、渴望和幻想等元素,这些元素使我们的创造力得以滋养。人的幻想和新的、自我构建的现实对于我们自身来说并没有害处。在我们近期经历的时代,我们的幻想、白日梦和虚构帮助我们度过了难关。我们都成了潜意识的艺术家。这次展位上,驻美国的英国籍艺术家斯蒂芬·索普主要研究形而上学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展上,呈献的新作品《幽灵鸟》,像是在着重提醒着我们自己关于“死亡”的思考;驻日本京都的跨学科艺术家三宅麻衣将展示一系列水墨艺术作品,她继续探索事物的脆弱性,并展示她对事物自然变化和进化过程的接受。三宅麻衣还在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与Nowness合作呈献的系列影片“艺探”(Inner Worlds)中探讨艺术家工作室的重要性。
斯蒂芬·索普,《想象与遐想》(Imagination and Reverie), 2022,图片由艺术家和Ora-Ora提供彭剑,《Still Life on the Table》,2022年,图片由艺术家和方由Ora-Ora提供 同期展览聚焦 WOAW Gallery岩村远(En Iwamura)的亚洲首展“URLANDSCHAFT” WOAW Gallery 从即日起至2022年7月7日呈献跨媒体艺术家岩村远(En Iwamura)的亚洲首展“URLANDSCHAFT”。这位来自日本京都的艺术家引用了当前疫情、气候灾难、战争具破坏性的混乱状态, 以及令人费解的世界作背景,旨在通过他的绘画、雕塑和装置艺术来唤起活泼和奇妙的纯真感,带领观众进入⼀个崭新及抽象的领域,最终催化出沉思反省。  岩村远这次系列的陶瓷雕塑名为《Neo Jomon: Beans》,呈献充满活力的“朴素圆形”, 作品带有卡通化的童趣表情。艺术家以柔和的渐变色描绘作品,铸造怪异奇特的形状以激发⼀种奇怪而熟悉的平静感,这种感觉与抽象水墨画上的中性面孔和引人入胜的几何图案 产⽣了深刻的共鸣。同样地,全新创作的植物装置将画廊打造为室内花园,营造出⼀种只存在于观众脑海中模糊的宁静景象,艺术家借此持续探索艺术实践中的“间”(Ma)—— ⼀种关于空间和时间概念的日本美学。 岩村远表示,就如展览标题所暗示,“展出的作品描绘了来自⼈类内心深处的原始风景,这些风景往往伴随怀旧之情,但它们可以是⼀种心理景观,而非真实的景观。” 岩村远,《Jomon:Beans》,2022,陶瓷,图片由艺术家及WOAW Gallery提供 CURATOR Style群展“灵魂的探寻”
CURATOR Style再度参与于5月26日至29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Art Central 2022(展位B17),并呈献群展“灵魂的探寻”,旨在让观众通过艺术家的创作手法深入其内心世界,展开探索和疗愈自我的灵性之旅。 这次展览的强劲阵容包括来自塞浦路斯的年轻艺术家安德烈亚斯·斯蒂利亚努首个亚洲展览,以及几位赫赫有名的日本当代艺术家:草间弥生、奈良美智及塩田千春的作品。他们通过艺术创作表达个人鲜明的观点,对当代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此外,他们还运用了多元的创作技巧淋漓尽致地表现展览主题,展出作品在创作手法、媒介的运用和画面表达上看似风格迥异,但作品背后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皆与探索人的内心、思想与灵魂这个主题有关。 展览的作品除了传统的布面及纸本作品,更包括了利用线、金属、铝板及喷漆创作、极具实验性的作品,有如一场精心设计的视觉飨宴,充满力量和情感的对话,引领观者代入艺术家的内省过程,探索灵魂的核心。
安德烈亚斯.斯蒂利亚努,《Super Sonic》,2021。瓷漆及喷漆于铝板,150 x 138 x 10厘米。图片由CURATOR Style提供
草间弥生,《南瓜(II)》,2000。丝网印刷及亮粉,纸幅50×65厘米。图片由CURATOR Style提供
 奈良美智,《无题》,1997。铅笔及彩色铅笔纸本,30.5×22.9 厘米 。图片由CURATOR Style提供
塩田千春,《皮肤》,2021。布面棉线,140x80x6厘米(每幅)。图片由CURATOR Style提供
 SOVEREIGN杰出亚洲艺术奖 “SOVEREIGN杰出亚洲艺术奖”现正于Art Central展会展出决赛入围作品,并于今日(5月26日)晚上7点15分举行颁奖典礼,分别颁发“杰出艺术大奖”(由评审团选出得分最高的决赛入围者)及“Vogue Hong Kong女性艺术奖”(授予杰出艺术大奖得主以外得分最高的女性决赛入围者)。 于2003年设立的“SOVEREIGN杰出亚洲艺术奖”旨在推广区内职业中期当代艺术家,并筹集资金资助基层儿童参与表达艺术项目。今年的第18届入围名单广泛涵盖16个国家和地区,以大中华地区的入围人数最多。“公众大奖”现正开放现场及线上投票直至5月29日下午6点为止,同时杰出艺术大奖得奖作品以外的入围作品均可透过拍卖购买或以定价于展会现场购买。立即按此投票或选购你最喜爱的作品! Dipali Gupta,《Lovers and A Lantern》,图片由艺术家和Sovereign艺术基金会提供
Alvin Ong,《Staycation》,图片由艺术家和Sovereign艺术基金会提供 欢迎留言告诉我们你最想看到的画廊展位和同期展览,让我们一起见证五月的“艺术时刻”,共享艺术带来的美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