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嘉个展:俯身观水
展期:2023.08.12 - 09.17
地点:工作室画廊|上海市静安区长乐路888号
“探身在缓缓而行的小舟的边上,俯视平静河水的深处,欣喜于水底种种新奇,看到无数美妙之物——水草,鱼类,花朵,洞穴,卵石,草根,还想像出其他许多东西。然而他又往往感到迷茫,无法把东西与影子分开,无法区分岩石与天空,区分倒映在清澈深水中的山与云,这些停居在那里,有着它们真正寓所的东西。”
——《序曲 Vol.4》,威廉.华滋沃斯,1850
继2020年《在各处》和2022年《半开的门》两次展览合作后,工作室画廊非常荣幸地呈现艺术家杨乙嘉的首次个展《俯身观水》。展览涵盖了艺术家近三年的绘画作品,展期为8月12日到9月17日。
杨乙嘉于1992年出生于浙江,2018年从英国留学后回到上海。在探索绘画语言边界的同时,她把梦境、旅行经历中的风景体验作为灵感来源,通过不同的材料和笔触寻找画布之上、虚实缝隙之中的诗意空间。
本次展览题目“俯身观水”取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滋沃斯的长诗。让人不禁好奇,当你无限贴近水面时,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是作为物质的水,是自己的倒影,还是水底未知的漩涡。“清新透亮的水是一片倒置的天,在这天上,星辰获得了新生命。”[1] 水面是梦的连接点,而绘画是可见世界的倒影。杨乙嘉常以与身体等高的画布尺幅创作,尝试将自身与观者“推入”一个绘画创造的感知空间。
杨乙嘉对自然的描绘方式并非自然主义式的。在过去五年的实践中,她逐渐摒弃相片可重现的风景作为绘画对象,而尝试捕捉身处自然中体验到的稍纵即逝但豁然显露的美——几朵云被风吹散,阳光洒在森林里点亮了一片树叶的瞬间——“这种体验来自触觉,即触摸到风、水、土地时感受到的快乐。”[2] 尽管作品灵感大多源于艺术家现实中的旅行经验,但画布上的景色不指向特定的某一处,她希望通过颜色、线条、形状、笔触的共振带来绘画仅有的能量转换,令画布的内在空间成为风景自身的生成之地。
[1] 加斯东.巴什拉(1942),《水与梦—论物质的想象》,顾嘉琛 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7
[2] 段义孚(1974),《恋地情结—环境感知、态度与价值观的研究》,志丞 刘苏 译,商务印书馆,2018



编辑:ARThing艺术活
本文图片源自©️ 工作室画廊
本篇文章来源于 ARThing艺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