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伴生 Concomitant

 

伴生
Concomitant

展期:2024年06月07日—07月20日

艺术家:Bettina Speckner、Yunyun Chen、Gregory Halili、张慧敏

地店:万一空间 W.ONESPACE|深圳市南山区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2层202

 

“伴生”意指两个不同的物种通过相互关联进行双向建构的关系,二者独立存在却又相伴而生、互为依存。

这种紧密结合的关系最初常见于植物界,后来扩展到整个生物学甚至地质学研究。在一代代动植物更迭及岩矿的缓慢生长中,这些伴生物不断调整并适应着变动的自然环境,以便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伴生的存在,对自然环境的存续、生物群落的稳定及生态多样性的平衡都有重要作用,也使我们从另一角度观察到生命的存在并非孤立,而是相互缠绕、纵横交织的。

 

此次展览由人们身边的日常之物出发,从海月贝、珍珠、珊瑚、贵金属、老照片等与艺术家亲密连结之物中,观察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艺术家们如何承袭记忆、探索技法并外拓物质材料固有的文化属性。这些物伴生并附着在人身上,时常会产生附加的身份象征,甚至衍生出更多内容并与主体产生互证关系。例如王权的象征玉饰,便能赋予一个人“王”这般带有阶级分化的身份象征。同时,首饰作为人的“对立”参照物,也是本次展览的关注点之一。我们将会透过分离与组合、腐蚀与镶嵌等手法,体会艺术家对物体独特的介入视角;也将试图讨论这些具备穿戴属性的贴身物品如何在超越个人主体赋予的叙事之外,以另外一种客体身份被重新认知。

 

在此,艺术家对“伴生”的探究从单纯拓展物质属性,逐渐深入到借此构建自我模型,甚至是人类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模型中。这是一场个人在对生长环境相关的不间断审视中,借由经手的具象物质来表达一组互为携伴相生的抽象思考过程。

 

无题 Untitled
贝蒂娜·斯贝克纳 Bettina Speckner
贝壳,珐琅照片,琵琶珠,银
Shells, Photo in Enamel, Biwa Pearl, Silver
6.5 x 10 cm 
2023

 

德国艺术家贝蒂娜·斯贝克纳将古法铁板照相法和珐琅工艺应用于日常照片,创作出独特的金属宝石艺术品。她细致地切割影像,混合嵌入银丝、铝条等材料,展现画家视角的二维珠宝艺术。她的“海洋遗骸”系列通过珊瑚与金属物的融合,解构了传统文化中对珊瑚的符号寓意,传达了对科苏斯艺术观念的理解。

 

 

跳跃的珍珠 Jumping Pearls

陈筠筠 Chen Yunyun

银镀金、1mm淡水珍珠、松石嵌面、清代珍珠、真多麻海水珍珠、汉代水晶锥型坠、12世纪古波斯石榴石松石底座

Silver-plated gold, 1mm freshwater pearls, turquoise inlay, Qing Dynasty pearls, Akoya pearls, Han Dynasty crystal cone pendant, ancient Persian garnet, 12th-century turquoise base

底座直径 Diameter:12cm

高 Height:38cm

2023-2024

 

艺术家陈筠筠以自然物在文明交替中的变化为创作核心,通过首饰探索物质的延展性。她认为首饰应与人体紧密贴合,反映人与首饰的相互影响。近年来,她专注于极细贵金属丝工艺,作品系列如“华丽与贫穷”和“自在的植物”展现了黄金的轻盈感和韧性美学。

 

生如夏花-金乳腺02 Life Like Flowers – Golden Breast
张慧敏 Zhang Huimin
990银镀金
990 Silver Gold-Plated
7.2×7.2×2.8cm
2023

 

在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取得硕士学位的中国首饰艺术家张慧敏,重点关注女性身份和内在力量。张慧敏深入研究古器物工艺,将胸部比作绚烂花朵,以黄金和发丝捕捉美丽瞬间,展现生命的强大和抗争意志。探索工艺共通性,致力于在首饰设计中平衡美学与实用性。

 

核心 III Crux III
格雷戈里·哈利利 Gregory Halili
油画,海月贝 
Oil on capiz shell
5.1×10.2cm
2021

 

菲律宾艺术家格雷戈里·哈利利擅长袖珍画,使用象牙、珍珠母和海月贝等自然材料,通过酸腐蚀技术创作出透薄易碎的作品。他的作品探讨记忆、生死和自然之美,反映生命的脆弱和爱的温存。哈利利在袖珍画中描绘从火山喷发到生物灭绝的自然现象,以及情人的眼睛和死亡警示,将广阔故事和情感记录在小小的贝壳上。

 

中世纪伊斯兰镶红宝石金戒 Medieval Islamic ruby-set gold ring 
 
借用美国哲学家唐娜·哈拉維(Donna J. Haraway)谈神话小说《克苏鲁纪》中的一段话:“秩序被重构:人类与大地共在,生物与非生物是大地的主流故事”。自然与人类相互依存,人类因塑造不同的自然之物而创造出丰富的文明产物。在她笔下,伴生关系建立的基础是对不可还原的物质本身差异的尊重,而尊重体现在与非人类或他者的交流上。艺术家们在多元的材料实践中与物相伴而生,在与矿石和生物的互动交流中理解、认知并回归自我。在这场持续不断的伴生过程中,深入沟通与不断行动促成双方产生了紧密的联结,甚至成为彼此的象征,从而形成了新的事物并产生文化上的交流,在一种永远未完成的变动关系中达到对过程哲学的思辨。
——刘云舒

 

展览现场万一空间 Copyright©W.ONESPACE
编辑:ARThing艺术活
源自©️ 万一空间 Copyright©W.ONESPACE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