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 Pei’s success in architecture is attributed to his mastery, problem-solving skills, and ability to inspire trust and cooperation, persuading clients to pursue more ambitious goals beyond initial expectations.
I. M. Pei: Life Is Architecture
展期:2024年06月29日 ~ 2025年01月05日
策展人:王蕾、陈伯康
地点:M+博物馆 | 香港九龙西九文化区
首个贝聿铭(1917–2019)全面回顾展「贝聿铭:人生如建筑」,将巨细无遗地审视这位美籍华裔建筑大师的作品。贝聿铭的建筑项目备受瞩目,纵贯七十载,横跨辽阔地域,包括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巴黎大罗浮宫、香港中银大厦和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这些地标奠定贝聿铭在建筑史和流行文化的显赫地位,其人生跟事业,亦由权力关系、复杂的地缘政治、文化传统和世界各地千姿百态的城市风格互相交织,形成绚烂繁富的经历。他的跨文化视野,为当代世界奠下了基础。
本次展览分为六大主题──「贝聿铭的跨文化底蕴」、「房地产和都市重建」、「艺术与公共建筑」、「权力、政治与赏识青睐」、「材料改良与结构创新」和「以设计重新解读历史」。这些主题反映贝聿铭如何游刃于各种区域和地方脉络,以建筑造就文化生产和建构公共空间,并探索对于传统的崭新演绎。这些主题将贝聿铭的作品,与社会、文化及其人生轨迹交相辉映,显示建筑和生活之密不可分。
展品将包罗一系列绘图、草图、录像、模型、相片和多项档案记录,当中不少为首次曝光。展览亦透过当代眼光去看贝聿铭的作品,同场展示多幅由新一代摄影师操刀的全新委约照片,呈现贝聿铭一些经典和较少人熟悉的建筑,参与摄影师包括何兆南、久保田奈穗、李国民、乔瓦娜·席尔瓦、穆罕默德·萨姆吉、田方方和米田知子。此外,展览跟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建筑学院合作,制作模型展现贝聿铭建成和未实现的项目。
获选负责设计甘迺迪纪念图书馆的建筑师贝聿铭。
© John Loengard / The LIFE Picture Collection / Shutterstock
贝聿铭在肯尼迪总统图书馆暨博物馆外1979 年
© Ted Dully/The Boston Globe via Getty Images
贝氏家族上海合照 ,贝聿铭于后排左三 1935 年
© 版权所有,由贝洽提供
贝聿铭早期的建筑学养,汲取自他多个成长地的城市风貌,也受留学美国期间接触到设计上的现代主义的革新思想所影响。这些学术陶染以及调和多重身分的经验,使贝聿铭采用跨文化手法,将一个地方的历史和地理特征,与传统和当代建筑实践融汇一体。
贝聿铭于1955年自立门户,开设贝聿铭及合伙人事务所,承接的设计业务随后扩展至美国以外地区。贝聿铭及其团队不断运用都市设计、经济学和城市规划的知识,创造出一个个精彩的项目。
贝聿铭以设计博物馆最广为人知,但出自他手的博物馆,重要之处不仅限于其独特外观。贝聿铭的设计手法,源于他对人们如何体验不同艺术类型的敏锐洞察,亦因他深信博物馆本应是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公共空间。贝聿铭积极邀请艺术家创作,并将这些以大型雕塑为主的艺术品融入到他所设计的博物馆、银行和住宅等项目中。
贝聿铭职业生涯的成就,可以归功于他建筑技艺高超、解决问题的手腕高明,但同时也凭借一点运气,还有在面对重要客户和重大项目时的不懈坚持。从市长到博物馆馆长,贝聿铭在和客户打交道时,善于展现出令人信赖及乐于合作的一面,并能真切体察他们的需求。他常常能够说服客户不计成本,追求比原本所想更为远大的目标。
贝聿铭认为造型、物料和技术三者密不可分。他的团队进行过广泛研究,为建筑界引进许多创新物料和结构。在齐氏威奈公司以至他后来的项目中,贝聿铭领导团队合力探寻别出新意的选材策略。他们在工作中发现混凝土、石材、玻璃和钢铁的多种用途,而且能兼顾结构完整性和经济效益。
在其职业生涯中,贝聿铭一直致力寻找方法令现代建筑的技术发展及改良社会的使命,能够与他的建筑项目所蕴含的不同文化和历史融合一起。他的这种手法并非所有人都能了解和认同。到了 1980年代,许多建筑师与文化评论者开始贬斥贝聿铭,认为他参考旧有建筑方式,只是混合不同风格的肤浅手法。然而,贝聿铭从文化和历史原型中掇菁擷华,意在汲取前例,从而构思出切合当地需求和建筑物用途的造型和空间设计策略。他灵活借用传统元素,与当代现状保持一种富有成果的张力。
贝聿铭 麻省理工学院四年级设计习作《一所香港银行家会所》1938 至 1939 年
© MIT Museum 由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提供
贝聿铭 哈佛大学建筑硕士论文中“上海中华艺术博物馆”设计的剖面绘图 1946 年
齐氏威奈 圆形螺旋公寓(1948–1949,未建成)入口和低层单位立面图,纽约 约 1948 年
水彩纸本 图片:M+,香港,获授权数码复制© Pei Cobb Freed & Partners
Walter Gropius的文章《上海中华艺术博物馆》刊于《今日建筑》第 28 期 1950 年 2 月出版
罗伯特·施瓦茨(绘图师) 齐氏威奈华盛顿西南区都市重建项目(1953–1959)早期方案效果图
© Pei Cobb Freed & Partners
赫尔穆特·雅各比(绘图师),贝聿铭建筑事务所,艾弗森艺术博物馆(1961–1968)建筑及社区广场效果图,纽约州雪城,约1961年,墨水纸本,图片:M+,香港,获授权拍摄
© Pei Cobb Freed & Partners
贝聿铭向一位俄克拉何马市议员讲解他对新市中心的发展提案,约1964年,
© The Oklahoman – USA TODAY NETWORK
久保田奈穂 望向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1968–1978)视觉艺术高级研究中心 2021 年 M+委约拍摄,2021 年
田方方 赵无极的水墨画装设在香山饭店(1979–1982)四季庭大堂旁的房间中M+委约拍摄,2021 年 © 田方方
香山饭店(1979–1982)的模型,北京,约1979年,纸、亚加力,由贝考弗及合伙人事务所捐赠,尚待完成收藏程序,图片:M+,香港,获授权拍摄,© Pei Cobb Freed & Partners
刘香成 贝聿铭与杰奎琳·肯尼迪·奥纳西斯及宾客在香山饭店的开幕典礼上 1982 年图片:© 刘香成
何兆南 从香港中银大厦(1982–1989)眺望
M+委约拍摄,2021 年© 何兆南
何兆南 中银大厦(1982–1989)外墙一景M+委约拍摄,2021 年 © 何兆南
马克·吕布 贝聿铭及赵无极于巴黎 约 1990年
© Marc Riboud/Fonds Marc Riboud au MNAAG/Magnum Photos
乔瓦娜·席尔瓦 一名新娘在大卢浮宫计划(1983–1993)的黎塞留通道留影,巴黎
M+委约拍摄,2021 年 © Giovanna Silva
保罗·史蒂文森·欧雷斯(绘图师)贝聿铭及合伙人事务所 大卢浮宫计划(1983–1993)中拿破仑庭院金字塔 入口的白天效果图,巴黎 1984 年 铅笔纸本
图片:M+,香港,获授权数码复制 © Pei Cobb Freed & Partners
马克·吕布 贝聿铭及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检视罗浮宫金字塔的玻璃样品 1987 年
© Marc Riboud/Fonds Marc Riboud au MNAAG/Magnum Photos
乔瓦娜·席尔瓦 大卢浮宫计划(1983–1993)中皮热中庭室内景观
M+委约拍摄,2021 年 © Giovanna Silva
米田知子 延伸至MIHO 美术馆(1991–1997)的吊桥一景,滋贺县信乐町
M+委约拍摄,2021 年 © 米田知子
MIHO 美术馆(1991–1997),滋贺县信乐町施工挖掘照片,配说明文字写道“保留山丘,更换泥土,山丘上重新植林”1995 年
华盛顿国会图书馆手稿部贝聿铭文件档案盒 459,案卷 6
穆罕默德·萨姆吉,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拥有多个刻面的主建筑照片,多哈 2021 年
M+委约拍摄,2021 年 © Mohamed Somji
穆罕默德·萨姆吉 从公共海滨长廊望向伊斯兰艺术博物馆(2000–2008),多哈 2021 年
M+委约拍摄,2021 年 © Mohamed Somji
蔡国强《春秋:应贝聿铭先生邀请为苏州博物馆新馆作的计划》
2006 年 火药纸本裱于木板(九屏)© 蔡国强 鸣谢艺术家
田方方 苏州博物馆(2000–2006)大厅框起了花园中的石景等主要景观
M+委约拍摄,2021 年 © 田方方
门票
持「贝聿铭:人生如建筑」特别展览门票可参观所有标准门票展览。6岁及以下儿童无须购票。
会员每个年度可获赠三张特别展览礼券供免费入场参观;赞助人每次最多可携同三位宾客免费参观特别展览。
*优惠门票适用于全日制学生、7至11岁儿童、60岁或以上长者、残疾人士(与一名陪同者)以及综合社会保障援助受助人。
贝聿铭
Leoh Ming Pei
贝聿铭肖像 1976 年
Irving Penn Vogue © Condé Nast
贝聿铭(1917–2019)出生于广州,1918年移居香港。年少的贝聿铭自1927年起一直在上海和苏州成长生活,直至1935年始在美国学习建筑学。1940年,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本科学业,并于1946年获得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硕士学位。1948年,贝聿铭在纽约市房地产开发商威廉.齐肯多夫创办的齐氏威奈公司担任建筑研究部主管。其中,贝聿铭负责的项目包括基普湾广场(1957–1962)、哩高中心(1952–1956)和协会山(1957–1964)。贝聿铭建筑事务所于1955年非正式成立,1960年从齐氏威奈公司独立出来。事务所受委约的重要项目包括国家大气研究中心(1961–1967)、艾弗森艺术博物馆(1961–1968)以及甘迺迪总统图书馆暨博物馆(1964–1979)。事务所于1966年更名为贝聿铭及合伙人事务所。1960年代末,贝聿铭承接了如国家美术馆东馆(1968–1978)的大型公共委约项目,并透过华侨银行大厦(1970–1976)、香山饭店(1979–1982)、中银大厦(1982–1989)和大罗浮宫现代化改造计划(1983–1993)等项目,不断扩大其国际影响力。1983年,贝聿铭成为第五位普立兹克建筑奖得主。1990年,贝聿铭及合伙人事务所改组为贝考弗及合伙人事务所,贝聿铭从事务所退休不再全职工作,但仍以个人名义承担了一些项目,如MIHO美术馆(1991–1997)、苏州博物馆(2000–2006)、伊斯兰艺术博物馆(2000–2008),以及最后的MIHO美学院中等教育学校礼拜堂(2008–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