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纽约80WSE画廊,一场名为「传承:纽约市亚裔美国艺术运动」的展览即将进入尾声,它所呈现的不仅仅关乎艺术,更是一次深入探讨亚裔美国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对话。
展览汇集了90位艺术家创作的逾百件作品,名单即包括小野洋子、草间弥生这样的知名艺术家,也不乏一些首次进入公众视野的名字。展览的核心在于挑战和重定义「亚裔美国艺术」这一概念。
直到1968年,「亚裔美国艺术」这个词才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亚裔美国政治联盟作为进步的政治身份使用,专门用来描述关注民权运动的艺术家群体。今天,这个展览邀请观众重新审视这个标签,探讨它的历史分量及其意义。策展人Howie Chen指出,这是一项对艺术家作品的调查,这些艺术家表面上符合社会构建的容器——亚裔美国艺术家——但他们的作品和身份远比这个标签复杂和丰富,明显打破了固有的刻板印象,超越了单一种族或文化的界限。所以这次展览想要通过展示艺术家们观点和艺术的相互作用,去挑战和质疑「亚裔美国艺术」这一标签中的大众普遍认知,试图揭示这一标签如何由权力和日常实践塑造,并鼓励观众们一起去体验、思考并质疑这个标签是否仍有现实价值,以及这样的一概而论可能在无意间对人造成的伤害。
展览中的一个特别亮点是草间弥生的1969在纽约现代美术馆中进行的裸体行为艺术,而不是她标志性的波点或南瓜作品。这一选择挑战了观众对草间弥生既定的认知,迫使人们思考作品形成的特定时代和社会背景。同样,展览也重新审视了Hanh Thi Pham在1990年代的激进酷儿艺术,她的作品直面西方帝国主义、性别和性取向问题,展现了对非二元性别的关注。
「传承」展还涉及移民、流浪者、种族主义以及性取向和性别的表征等复杂议题。这些议题不仅是抽象的概念,还是艺术家个人生活经历的真实反映,与世界时事也紧密相连。例如,电影制片人Rea Tajiri的作品《For Akiko and Takashige》(1991),则探讨了自己家族在二战期间作为日裔美国人在集中营中的经历,引发了关于移民、人权的当前对话。
此外,展览还聚焦了三个关键的艺术家组织和平台:亚裔美国艺术网络哥斯拉(Godzilla)、地下室工作室(The Basement Workshop)、亚裔美国艺术中心(AAAC,sian American Arts Centre),这三个团体是纽约亚裔艺术家的艺术、社交和文化中心,为艺术家提供了资源、社区和发声平台,与其他边缘化社区相互交流,它们不仅是艺术创作的孵化器,也是社会变革的催化剂。
「传承」展是一个关于艺术、身份和归属的展览,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和历史探索,一次对艺术和身份的重新定义。
它提醒我们,艺术是活的,是反映人类经验的镜子,由历史和文化的力量塑造。
它邀请我们超越种族、意识形态这样简单粗暴的分类标签,转而拥抱人类经验的丰富和多元。
「传承」展让我们继续这些对话,继续提问,继续探索,通过这些艺术家的故事和作品,去体验他们的视角,理解他们的身份和经历是如何被不同时代和背景下的历史和文化塑造,它通过艺术连接我们,挑战传统观念,激发新的思考。它倡导并激励人们创造一个更平等、公正的世界。
越南裔艺术家Hanh Thi Pham, Self Portrait/Hairy/Pipe, 1985
Hanh Thi Pham,自画像/毛/烟斗,1985年
Hanh Thi Pham是一位越南裔美国艺术家,以其激进的酷儿艺术和身份政治作品而闻名。她的作品经常探讨性别、性取向、种族和身份的交叉性,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个人和社会的经验。这件作品是她的自画像系列的一部分,其中她使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探索和表达酷儿身份、性别规范和种族经验的媒介。
Shirin Neshat,《叛逆的沉默》,1994年
Al-An,deSouzaRumpty-Trumpty系列#5,1997
斯里兰卡裔加拿大艺术家Al-An deSouza以其跨文化和跨学科的实践而闻名,他的作品经常使用摄影、视频、装置艺术和写作等多种媒介,以个人经历为出发点,探讨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议题,因其中相当的概念深度和视觉冲击力取胜。
在“Rumpty-Trumpty系列#5”中,deSouza使用了拼贴和混合媒介技术,将不同的图像和材料结合在一起,这些图像探讨了个人在全球化和文化冲突中的处境,在这个关注身份、流离失所、全球化和后殖民主义主题探讨中,强调了文化的混合性和复杂性,以及他们在寻找归属感和身份认同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Rumpty-Trumpty系列创作于1990年代,系列的名称来源于一个儿童游戏,这个游戏涉及到构建和破坏。这个系列通过这个隐喻探讨了身份的构建和解构,以及个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动荡难安,这个系列不仅是对个人身份的探索,也是对全球化和后殖民主义状况的评论,还是当代艺术中探讨身份和全球化问题的代表作品。
Tomie Arai, Chinatown, 1989
Tomie Arai,唐人街,1989
亚裔美籍艺术家Tomie Arai、的作品主要关注城市空间、社区建设和文化身份。她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移民社区,尤其是纽约唐人街的深刻理解和关注,探讨了城市变迁对社区的影响,以及个体与集体记忆之间的关系。
《唐人街》创作于1989年,这个时期是纽约唐人街经历快速城市发展和社会变迁的时期。Arai的作品传达了对唐人街社区的尊重和对社区成员生活经验的认同,反映了这一时期社区面临的挑战,包括城市更新、士绅化和文化保存等问题。作品中细腻的表达容易唤起对过去的回忆,也反映了社区成员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
传承:纽约亚裔美国艺术运动(1969-2001)
ASIAN AMERICAN ART MOVEMENTS IN NEW YORK CITY (1969-2001)
展期:2024年09月11日—12月20日
地点:80WSE画廊|80 Washington Square E, New York, 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