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首可佩戴的诗

一首可佩戴的诗
A Poem To Be Worn
展期:2024年11月24日—2025年03月16日
学术主持:郭新、许嘉樱
策展人:施琪时翀
艺术总监:戴心茹、郑文静
联合策展人:里所、张亦如
艺术家:Alice Biolo、毕又之、陈昱、董怡辰、戴心茹、宫平、胡俊、Kristina Merchant、
Ling Yin Shum、李楠、李筱雨、林雨萱、刘骁、刘斌、刘小奇、刘雨彤、卢真、Militsa
Milenkova、Misha McLean、莫林、彭怡、任俊颖、Satur Chong、孙颉乙、施琪、魏子欣、吴冕、王泰迪、YouJin Seo、杨晓晖、于媛媛、朱力特、赵祎、张楠楠、张思秋、张勤、张祎桐

参展诗人:春树、隔花人、浪费蝴蝶、南人、起子、三土、盛兴、苇欢、西毒何殇、野书

参展品牌:Aeolus Studio、1DOTSTUDIO、A-D-JUST、AlJewel、Flame&l、GASSIEVONG诗无、Luuede、Outof、PICKUPLEE、STONE SURGE、Toggler、叙白、星男ARK、一颗Yike、YiErSan

地点:JINJING GALLERY 今晶首饰廊|上海市虹口区曲阳路779号5层

 

首饰与诗歌的结合展览。

 

在《诗歌名物百例》中,扬之水先生研究了大量古代诗词中出现的名物,当然也包括了首饰。我们很欣然地发现首饰与诗歌数个世纪的暧昧。如要细细推敲,两者之间确有些细腻的共鸣,使之肆无忌惮地情投意合。

虽然“叙事性首饰”更像是一种类型,但毋庸置疑的是,广义首饰的叙事功能,贯穿其内部特质与外部历史。外部历史可体现于从原始巫术崇拜到当下消费主义。而说到内部特质,作为同样通过“视觉意象”产生“审美情趣”的物件,首饰具有独到的“表达与解读”方式,也因此与诗歌邂逅。

当观看者直接解读作品时,自身角色的背景将起到关键作用,正如伽达默尔所认为,它(理解)是解释者的眼界和往昔的眼界的调和折中或融合,该思考被广泛用于分析视觉文化上。而朱光潜从诗歌的角度给出了相似的观点,认为欣赏诗歌是一个创造行为,因此个体基于性格、情趣和经验,所见到的意象和所感到的情趣不能和任何其他读者的所见所感一致。

首饰的另一种解读方式是佩戴者的加入。当首饰被佩戴时,佩戴者自身的背景故事,与首饰自然杂糅,产生新的叙事,呈现于观看者。所以首饰给予了佩戴者一个“再创作”的权利,一个赋予佩戴者身份“新意义”的契机。反观诗歌,当一个人在某一个场景中吟诵一首诗歌,这一行为不仅输出了诗人的作品,同时诗歌也反作用回吟诵者,折射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说法。

提到表达,首饰的表达一度被认为是“内容——形式”的二元法。这种方法有点像克罗齐的表现说,即心理直觉到一种情趣饱和的意象,便以算是完成一件作品,它可以是诗歌,可以是绘画,当然也可以是其它艺术形式。但现代语言学则认同语言与思想是有连贯性并且同时生成的。后者观点既用于分析诗歌理论,同时也可在当代首饰的诸多创作中也得以体现。因为,这些作品充分利用首饰语言自身的性质包括材质、色彩、结构、肌理、象征性和佩戴性等呈现观念,从而在没有疆界的视觉艺术领域坚挺地维持首饰自身的合法性。

因此,当了解到首饰与诗歌的长情,我们迫不及待地让两者从共鸣、共识再到共事。在《一首可佩戴的诗》展览中,我们邀请首饰艺术家与诗人共同参与创作,并鼓励每一位观众在GALLERY JINJING细细聆听首饰与诗歌的“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