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火后涅槃,或发现法国诗人杜贝莱墓葬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

再约180年后的1522年,伟大的法兰西诗人杜贝莱诞生,彼时的法语还没有成为「最美的语言」,长时间的封建割据和教会垄断教育使其发展缓慢,词汇贫乏粗糙,甚至比不上同时脱胎于拉丁语的意大利语。但没关系,弗朗索瓦一世开创的法国文艺复兴已在孕育自己的辉煌。

1549年,27岁的杜贝莱怀着对本民族语言的真挚情感执笔《保卫与发扬法兰西语言》(The Defence & Illustration of the French Language),这篇宣告七星诗社成立的宣言扭转了这一切。

《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

深感丰富法兰西语言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必要性,这篇宣言批判了轻视本民族语言、盲目尊崇希腊语或拉丁语的时代潮流,指出只要从这两种语言中吸收法语所缺少的词语,即使用民族语言法语,也「完全可以写出我们满意的最好最美的作品」。杜贝莱还总结了若干条「师夷长技」的有效建议,倡议一起促进法语词汇的丰富,他自信经过这样的努力,法语「很快就可以同世界上最著名的语言,享有同等地位」。

这一切自信源于七星诗社诗人们的共同认知:没有自然的或优越的语言;每种语言都是人在社会劳动中的产物;只要细心培育,某些语言会发展得更好;所有语言都有同样的命运:产生、发展、消亡。

 

新来者啊,在罗马寻找罗马,
但在罗马,罗马已渺茫莫辨,
惟见古宫,古门,残壁断垣——
这就是人们慕名的罗马!
往昔的豪迈啊,如今的蒿蔓,
全世界曾受她的律法约束,
她征服一切,而又被征服,
时间之牺牲,没入了长河漫漫..
罗马是罗马留下的唯一的碑,
罗马仅只败亡在罗马手中。
惟有那台伯河奔忙不回
保留着罗马遗踪。尘世何匆匆!
坚如磐石者被时间摧毁,
惟有飞逝者在与时间抗衡。
——飞白译法国七星诗社主将杜贝莱(Joachim du Bellay,1522-1560)的代表作《Les Antiquités de Rome》(罗马怀古)

LES ANTIQUITéS de ROME (Sonnet IIl)
Du Bellay
Nouveau venu, qui cherches Rome en Rome Et rien de Rome en Rome n’aperçois,
Ces vieux palais, ces vieux arcs que tu vois
Et ces vieux murs, c’est que Rome on nomme. Vois quel orgueil, quelle ruine, et comme
Celle qui mit le monde sous les lois
Pour dompter tout, se dompta quelquefois
Et devint proie au temps, qui tout consomme. Rome de Rome est le seul monument,
Et Rome Rome a vaincu seulement.
Le Tibre seul, qui vers la mer s’enfuit,
Reste de rome. O mondaine inconstance!
Ce qui est ferme est par le temps détruit, Ce qui est ferme est par le temps détruit, Et ce qui fuit, au temps fait résistance.

 

帝国已碎为齑粉,861岁的巴黎圣母院却再一次火后涅槃,重现辉煌。只用了5年便奇迹般地完成了对巴黎圣母院的重建工作,你永远可以相信法国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炽热真诚……它和它所属的法兰西文化,又一次赢得了这次对时间的抗衡。

尘世匆匆,何以不灭?

在重启同时宣布的意外收获还有,因这场摧毁性的火灾,考古学家们得以在重建期间启动巴黎圣母院地基考古项目,这场开始于2022年2月的发掘,发现了超过1000件历史遗迹和残片,包括一件可能属于杜贝莱的铅制棺材。

1560年1月1日,这位一生中饱受残疾和病痛困扰的诗人在巴黎溘然长逝,而关于他的墓葬发现和研究成果,必将为今天的我们揭示更多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细节。

 

Joachim-du-Bellay-pencil-drawing-Bibliotheque-Nationaleisy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