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reading "The Trend of Art Thought": Reflecting on 1985 in the Era of AI Breakthroughs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在此,ARThing艺术活 尝试开启对《美术思潮》的重读,希望以此刷新视野,看清新风将要吹来的方向。 重读《美术思潮》:在 AI 爆发的时代,回看1985
到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越来越多的画家不满足于完全抽象,又开始画一些具象的、半具象的,能看得出形来的东西,新表现主义在这倾向上很有代表性,因为它继承了德国表现主义的传统,能表达一定的形象,所以称新表现主义。 现在西方的艺术处于转弯的过程中,如果要说有什么倾向的话,就是以新表现主义为代表的有点从现代主义回到现代主义以前的某些传统。 郑胜天《西方新表现主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艺术品既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又作为一种劳动产品而流经市场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需品之列时,目前这种艺术家靠美协或宣传部门接济而生产滞销产品的局面才能从根本上改变。 查立《中国当代绘画的回顾与展望》
我们曾把这一百年称为现代艺术的世纪,对这个世纪来说、有两个观念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敏锐地意识到你的技巧的涵义,意识到你所创作的艺术外形特征的涵义。其次是现代主义者的崇高心愿,他们指望艺术能使这个世界复兴,能给社会事务带来正义、和谐与理性。 姜庆国《一部回顾现代美术的电视剧》
作为一个现代的中国画家,他的观察思维方式,应当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气包洪荒的开放型的崭新的系统。尤其重要的是要有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和世界观,能从整体上把握世界,领会自然的气势和力量,从本质上把握和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豪情 周韶华《再论全方位观照》
信息论美学的研究结论是:艺术作品要能适应于个体接收者,它的基础之一就是这一信息或组合必需达到最优化。信息论美学提出,艺术作品是以独创性与可理解性之间的一种辩证关系为基础的。对于不同的接收者,它可以有一个最佳点。艺术家的工作就是寻找这个最佳点。 姜庆国《信息论美学》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接受研究,是60年代以来西方文学研究中的一种新兴的方法论。接受美学认为,研究文学的接受总是同研究文学的影响分不开的,文学接受的全过程,必然包括两方面。因此,接受美学往往又被称为接受——影响美学。 张黎《 接受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