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费尔南多·普拉兹:光生于光,暗滋于暗

费尔南多·普拉兹:光生于光,暗滋于暗

Fernando Prats:Light in the Light,Darkness upon Darkness

展期:2025年09月06日—10月25日

开幕:2025年09月06日(周六)16:00 – 19:00

艺术家:费尔南多·普拉兹(Fernando Prats)

地点:德玉堂|上海市黄浦区北京东路99号205 – 206A室

即将开幕|费尔南多·普拉兹:光生于光,暗滋于暗

本次展览由德玉堂画廊主办,荟萃智利艺术家费尔南多·普拉兹近期烟雾作品,如“极地日食”“加沙地图”等系列。其作品以“烟雾制图学”探索语言与视觉表达,引领观者进行视觉沉思,展现自然生命力。
This exhibition is hosted by the Deyu Hall Gallery. It features recent smoke – related works by Chilean artist Fernando Prats, such as the “Eclipse Polar” and “Gaza Maps” series. His works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visual expression through “smoke cartography”, leading viewers to visual contemplation and presenting the vitality of nature.

德玉堂画廊荣幸呈现智利艺术家费尔南多·普拉兹(Fernando Prats)最新个展「光生于光,暗滋于暗」(Light in the Light,Darkness upon Darkness)。本次展览探索语言与视觉表达之间的深刻关系,以“烟雾制图学”揭示艺术家在当代艺术领域的卓越造诣。

不同于前卫艺术家激进的断裂与重塑,普拉兹并非止步于语言的边界,而是在其穷尽之际开拓出自有的表意体系。当里氏震级已记录下历史最强烈的地震后,普拉兹仍在同一张地震图上,标记超越量度的微颤。当地球物理、经济、军事与交通地图早已以符号系统编码世界时,普拉兹则引入烟尘与穿孔纸块的力场,为地理学赋予不可言说之物以表达。

通过精密的操控,他创造出震慑人心的视觉场域,揭示烟雾如何化为细腻的感知媒介——不仅捕捉自然现象,也映射个人、象征与历史经验。有别于传统制图学的实证路径,普拉兹转向空间诗学,借由煤烟笼罩的表面探索直觉性的制图实践。

烟雾与世界的互动宛如诗歌:非为指涉或描述,而是一种观照,揭示隐匿的真相,转化我们自以为已知的事物。透过这层浓密的烟霧面纱,观者得以窥见南极洲、非洲、地中海的轮廓——虽仍是地图,却已浸润别样意涵。

本次展览荟萃普拉兹近期烟雾作品,引领观者进入关于在场与缺席的视觉沉思。非洲化为木筏,承载饥饿与迫害者的逃离;地中海化为重写的羊皮纸,记载迁徙、入侵与冲突;加沙上空的日食阴影不再只是天体运转的痕迹,而成痛苦凝聚的深渊;南极洲也不再仅为世界尽头的白色荒野,而蜕变为充满张力的边境:工业文明的终端、原始野性的库藏、未被征服的最后避难所。

展出作品包括“极地日食”(Eclipse Polar)系列,呈现南极上空被光环围绕的圆形阴影景观,铭记地球的亘古与未来;“加沙地图”(Gaza Maps) 系列,以日食阴影揭露政治地图刻意遮蔽的盲点与被分界线撕裂的生命;“静默地图”(Mute Maps)系列则由穿孔纸块构成,这些地图非寂静,而是噤声——暗示冲突、压抑与反抗,而这种沉默自有雄辩之力。

普拉兹最为原始、也最为动人的技法之一,与旧石器时代艺术家一脉相承:以管状物吹散颜料的古老手法。这种朴素的工具早在一万八千年前就用于洞穴壁画的勾勒。普拉兹沿用此法,非为模仿,而是一种穿越时空的共振,回归标记创造的本源。在此,表面因呼吸而被激活,因普纽玛(Pneuma,希腊语’气息’)而获得灵性。他运用有机材料如羽毛,以及最关键的自身肉体,将地震波线条直接嵌入创作。这些元素并非装饰性的点缀,而是赋予烟雾塑形的力量。

展览亦可从“上升”解读:震级止于9.5时,普拉兹以烟雾延续地震图,使植物与有机材料不再记录暴力,而呈舞蹈韵律;山峦、矿物、鹰隼与群星在烟雾中烙印轨迹,描绘人类经验从浩劫中升华。普拉兹的“烟雾制图学”摒弃符号逻辑,将世界转译为情感化、个人化的词典。烟雾如火焰遗痕,使地图成为内在地景的主观解读——脆弱升腾,历史与张力交织;既遮蔽又显露,抵达唯有“光生于光,暗滋于暗”可形容的境界。

作为当代艺术中最具探索精神的智利艺术家之一,费尔南多·普拉兹代表智利参加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并曾亮相波兰梅迪艾申双年展、厄瓜多尔昆卡双年展及智利三年展。他的个展曾在智利国家美术馆(圣地亚哥)、巴塞罗那当代艺术博物馆(巴塞罗那)及哥伦比亚国家博物馆(波哥大)展出。作品被多个公共与私人收藏永久收藏,其中包括柯伦巴艺术博物馆(科隆)、帕尔马·德·马略卡艺术空间基金会(帕尔马)及智利天主教大学(圣地亚哥)等重要机构。

Artist Bio

费尔南多·普拉兹
Fernando Prats

费尔南多·普拉兹(Fernando Prats),1967年生于智利圣地亚哥,现定居巴塞罗那。他自1990年起在西班牙生活与创作,先后获得智利大学艺术学士学位、巴塞罗那马萨纳学院绘画专业学位,以及巴塞罗那大学绘画硕士学位。 普拉兹的创作跨越绘画、装置、摄影与录像等多种媒介,致力于通过自然现象的“再现”而非“再创造”,使自然的“声音”与“形象”得以呈现。他采用烟雾、穿孔纸块、矿物、羽毛等有机材料,结合地震波、鸟类飞行、冰川冻结等自然过程,构建出独特的“烟雾制图学”体系,探索时间、记忆与地理的交织。他的创作不仅关注自然现象的视觉呈现,更关注通过艺术实践与自然的互动,赋予自然以“声音”和“形象”,从而在作品中展现出自然的生命力与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