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周滔——来自王兵的影像收藏
展期:2017年11月09日—01月10日
策展人 孙冬冬
艺术家 周滔
地点:瓷屋 (中国 上海市)
从南方海岛废弃的军事碉堡(《潮》,2007),到广州的一个城中村(《南石头》,2010-2011),再到失去坐标感的地形世界(《凡洞》,2017),如果将以上三件周滔的影像作品,归为一种广义上的“空间实践”,那么在这条十年的时间线上,那些经由艺术家“身体—行动”调度生成的特定时刻,一面在解域化我们的日常世界,一面又在他的光影世界中被辖域化为一种美学化的现实意象。空间感知,作为周滔对自己影像实践的某种总结,不仅勾勒了“身体—行动”的现实性疆域,同时也提示了艺术家作为“在场者”的角色。以此角度反观周滔的影像作品,特定时刻所包含的记录性与现实性,实则是我们时代的自我演绎,而艺术家从中抽取、集结的,是他身处其间邂逅到的中断惯性化共识,制造“反形象”的那些契机。
作为展览的“邂逅”,又是一位艺术家在不同时期完成的三件作品之间的相遇,它们既是三个并列的时空,同时也会在我们的观看中插进(虚构)某条叙事路径。或者,《潮》可以作为起点,废弃的军事堡垒、逼仄的空间感以及反复冲击的外部力量,周滔的身体以象征性的方式进入革命时代的历史空间,未来、过去、现在,而海水中身体此刻的韵律,是未来经由过去涌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周滔的现在总是包含着过去与未来两幅面孔,《南石头》是空间化的过去,《凡洞》是未来化的空间,一个资本还未袭来,一个资本已经席卷过去,而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内部两者终要邂逅。
——策展人 孙冬冬
凡洞(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7
影像, 影像截屏
艺术家: 周滔
南石头(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0
影像, 影像截屏, 25:19
艺术家: 周滔
南石头(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0
影像, 25:19
艺术家: 周滔
展出经历
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之——中国影像艺术(1988-2011)(群展)2011.09.09 – 2011.11.27民生现代美术馆 (中国 上海市)
潮(系列:无系列作品), 2007
影像, 影像截屏
艺术家: 周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