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 和“作用”——霓美术馆开馆展

光 和“作用”——霓美术馆开馆展

展期:2019年9月21日—12月15日

主办单位:江苏美田蘑菇家族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出品人:高琪

总策划:宋振熙

执行策展人:殷敏、林依凡

策展助理:申峄洋

学术支持:当代艺术调查局

支持机构: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魔菇未来营、苏州校外美术教育联盟、苏州市阳光青少年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中心、精彩少儿美术、苏州汇利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容德美大(上海)广告有限公司

艺术家:UFO媒体实验室、朱玺&特物组、墨府小组、王志鹏、李洪祥

地点:苏州霓美术馆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 孙武路3003号B区  魔菇未来营 7 号楼

 

        

苏州霓美术馆是一所以色彩研究与展示为文化艺术知识生产内容的主题性美术馆,其开馆展主要体现未来霓美术馆在色彩文化艺术领域所拥有的学术高度、展示水平、公共效应。色彩的产生来源于光的作用,光给了色彩生命也让世界万物的视像丰富多彩。人们从自然光中了解世间万物,并认知颜色,而在工业文明之后,人造光源逐步普及,我们开始制造色彩的海市蜃楼。特别在近些年来,随着新媒体艺术的全面延展,艺术展览和色彩视觉息息相关,沉浸式的艺术作品中,人们的眼球越来越敏锐的投向对色彩幻觉的依赖。未来时代的世界色彩对于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人类艺术发展史,从依赖自然到制造“自然”,色彩同样逃不掉为我们所“作用”的已知可能。

 

本次展览以“光和‘作用’”为展览题目,集合来自多位艺术家通过和对“光”的艺术作用,产生对色彩艺术的讨论研究,他们涵盖了这个在数码时代中最为常见的色彩数值理论——RGB,让色彩研究伸向未来新的可能。让迷幻、虚拟、智能、科幻、寓言、玄理成为贯穿“高能RGB”世界的关键词。另一方面,也以“光合作用”为暗喻,象征作为魔菇未来营青少年培养计划中的霓美术馆,从第一个展开始,我们将如培养植物一般,让色彩研究,艺术文化推广从这里出发,逐步成长完善。

 

展览涵盖了新媒体沉浸式互动、绘画、装置、新媒体影像等多维度作品。每一位艺术家背后都带着一个关于“光”的视觉表述,用故事可视化作为一种和观众沟通的方式。整个展览强调艺术家的主观能力,表现手法,让“光”的“作用”成为一种行为,而这种行为是色彩最重要的意义密码。

 

 

 

参展艺术家及作品

 

UFO媒体实验室(UFO Media Lab)

介绍:2010年UFO创立于杭州,是中国最早的新媒体艺术实验室之一。UFO致力于艺术与科技的化合反应, 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工程师及科学家等多元背景的人在此思维碰撞,具化新媒体艺术的无限可 能。当下创作轨迹涉及新媒体装置/雕塑、新媒体剧场、随境投影等,未来不明。
成员:吴珏辉、钱超凡、王志勇、陈艺琛
 

时间回廊

 

朱玺&特物组
成员:朱玺、许一、郑丽镇、段官来、郝炜帅
 
《曼陀罗》 铁马、警灯、镜子  尺寸可变  2019

 

《旧日支配者》 铁、木船、灯、泡沫  500cm×500cm×250cm

 

《书房》

 

《低语》(Whisper)  金属铁、牛皮、时间继电器  500cm×400cm×400cm  2017
 
墨府小组
介绍:墨府小组起源于2019年的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在其 中的绘画单元,策展人宋振熙邀请了五位水墨艺术家 在象山艺术公社w18号楼2楼的空间内进行现场创作。之后在宋振熙的提议下,墨府小组成立。“墨”为“水墨”——墨府小组的创作核心是基于水 墨艺术,但又突破传统的水墨媒介,致力于不同媒介 的水墨实验。“府”为“空间”——墨府小组的创作 方式更倾向于特定空间内的现场创作,根据空间的特 点、空间的现有媒介等进行现场创作。
成员:王君朗、毛泽皓、楼烨、俞菲尔、刘颀
 
《注意》 PVC材料上丙烯水墨  395cm×270cm  2019
王志鹏
介绍:新媒体创作,创作方向包括声音视觉、计算机图像生成、 多媒体剧场、实验电子声音等。目前工作于杭州。
参展经历:
2018 未来的异想,南国大家装设计中心,武汉,中国
2017 视觉的诗-面向真实的时间”,贝尔维尤宫,卡塞尔,德国
《相*素》 7屏影像  白色细沙

 

李洪祥
介绍:居住工作于杭州的视觉及声音艺术家,独立音乐人,现正在攻读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硕士学位。
在创作方式上一定程度的受到沙盒游戏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在沙盒游戏世界中创作的习惯,并且热爱这种在虚拟生成的自然世界中进行天马行空毫无约束的想象式创作。
 
《光阵》
门票
普通票:60元   
家庭票:100元  最多含两大两小    
早鸟票:48元  开幕后每天前10位网络预约者  
优惠票:30元
老年人优待证(无老年人优待证的60岁以上可以凭身份证享受优惠)
现役军人证、学生证、残疾证(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