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能量转换
展期:2024年10月11日—2025年02月28日
策展人:Shai Baitel
副策展人:Miller Schulman、高哲君
地点:艺仓美术馆|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4777号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在中国的首次美术馆个展将于艺仓美术馆正式启幕。
本次展览灵感源于阿布拉莫维奇最具代表性的表演之一 —— 她与德国艺术家乌雷(Ulay)于 1988 年在中国长城上的历史性行走,这一旅程使他们成为首批穿越长城的国际艺术家。《能量转换》由上海艺仓美术馆艺术总监 Shai Baitel 与阿布拉莫维
奇紧密合作策划,展出超过 1000 张艺术家长城行走的图像,以及一系列为本次展览全新创作的作品。
本次展览重点关注以观众参与为核心的系列艺术品和物件,其中包括加入了水晶为载体的艺术创作,为艺术家和参观者提供了能量转换的源泉。此次大型展览占据艺仓美术馆三层空间,观众可以沉浸在阿布拉莫维奇丰富的艺术生涯中,并一睹她最新艺术创作的首次亮相。
展览呈现了阿布拉莫维奇过往几十年内的各种作品,包括她从巴西运来的水晶为基础的创作,享誉闻名的雕塑系列《须臾之物》。本次展览对于深入体验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旅程的演变是一个全面、独特与重要的机会。
“能量转换”旨在创造一个超越物理边界的空间,让观众沉浸在艺术家的想象中。通过多楼层的展示策略,展览促进了连接感和概念上的共鸣,邀请参观者探索关于能量和人类的深刻问题。二楼展示了阿布拉莫维奇的成长背景和她过去在中国的经历,包括她著名的作品《长城》。三楼精选了阿布拉莫维奇早期的参与性艺术创作,特别关注身体姿态和水晶。四楼空间展示了她全新的参与性作品,体现了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表演艺术方法论的持久性。
自从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于 1988 年完成了从长城一端走到中部这一极度消耗的长时间表演之后,她开始创作她称之为“须臾之物”的作品,这一系列占据了艺术家日后艺术实践的一个核心主题。本次展览是她对“须臾之物”探索的延续。这些雕塑呼应了今天拥抱东方医学、灵性和治疗的当代趋势。阿布拉莫维奇对水晶的使用也与承认遗传创伤产生共鸣,这在以《哭泣的水晶墙》(2021)为例的作品中可见一斑:通过与天然石英水晶的互动,这些作品提供了一个反思过去创伤事件的空间,并试图通过重新串联个体具身体验来治愈情感伤口。
策展人寄语
Shai Baitel(艺仓美术馆 艺术总监)
1988年,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和她的长期合作伙伴乌雷一起走过了整个中国长城。在三个月的时间里,阿布拉莫维奇和乌雷各自穿越了大约2000公里的险峻地形,走过了各种各样的景观,为他们的关系画上了一个凄美而诗意的句号。作品取名为《情人长城》(The Lovers -The Great Wall Walk)。在她长途跋涉的多个夜晚,阿布拉莫维奇会在靠近长城的村庄找到住处。在这些村落中,她熟悉了中医的基本原理,尤其对水晶,以及它们与能量和人体的关系感兴趣。在过去的三十年里,阿布拉莫维奇继续研究这些基于水晶的能量实践,创造出了名为“须臾之物”(“Transitory Objects”)的系列作品。这些互动性的艺术品试图将人体与大地联系起来,这也是她本次《能量转换》展览的核心。
《须臾之物》在形式和内涵上具有多重特征。从形式上看,这些物体类似于家具,或简化的亭台建筑。这种与日常物体的相似并非巧合。阿布拉莫维奇并不将它们称为雕塑,因为它们是“要融入日常生活的物品……这些物品的作用就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作品名称中的前缀“trans”意味着“在另一边”、“跨越”或“超越”。这些雕塑物体旨在引导使用者经历一种改变性体验,使其与众不同。这些水晶雕塑也带有一种交互性,按照阿布拉莫维奇的设想,它们是可以被使用然后抛弃的,就像她对人际关系的非情感化态度一样。它们可以被使用,并且可能被利用。《须臾之物》也暗含着一种阴森的哥特式氛围,锋利的边缘、坚硬的表面和尖锐的水晶暗示了自我对抗的过程中可能伴随着痛苦。从这个角度来看,自我发现或许是一种痛苦的经历,一种剥离和提取的过程,尽管痛苦,却促使人趋向完整。
展览标题《能量转换》提供了一个概念框架,暗示了多种可能的变化。跟随着阿布拉莫维奇的《情人长城》的镜头,这些艺术品为延续千年的中国传统水晶疗法在现代社会中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在传统中医中,能量或“气”是一个基本概念,被认为是流经所有生物的重要生命力量。国内的水晶被常用于针灸和风水等实践,人们相信它拥有驾驭与增强“气”的神奇力量。水晶如玉、石英和紫水晶被认为具有特定的能量特性,可以影响身心健康。例如,玉通常与治疗和保护能量联系在一起,而石英则能温阳益气,促进平衡。在中医里,水晶疗法、草药调理、针灸疗法等多种手段都能够精妙地调控与平衡体内的“气”,这一做法对于维护人体健康、预防疾病侵袭、以及促进身体各机能和谐运作与恢复,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阿布拉莫维奇的“须臾之物”与中医传统理念相契合。通过融合石英、紫水晶、电气石等自然宝石,以及铜、铁与木材等多样材质,这些艺术品旨在对使用者产生“非常具体”的影响。正如阿布拉莫维奇所描述的那样,“这些物品只有在被赋予某种能量时才会显得有意义。例如,当人们佩戴它们的时候。”须臾之物需要人类的参与才能被“激活”。然而,这些物品并不算是参与式艺术,因为参与式艺术往往是面向大众的,意味着它将被许多人体验。因此,须臾之物更像是互动性作品,它们与体验者之间建立的是一对一的独特联系。它们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她艺术实践的难题:如何捕捉她表演的短暂性。将这些表演的能量转化为艺术作品。尽管她的大部分作品需要她本人或训练有素的表演者在场,但“须臾之物”不需要人的协助。它们能够独立存在,并且与广大艺术爱好者产生联系。
这些物品使用的材料——岩石、水晶和金属——也表明了阿布拉莫维奇对探索极端时间框架的兴趣。众所周知,她在《节奏0》(Rhythm 0)、《海景房》(House With an Ocean View)和《情人长城》等作品中突破了持续行为艺术的极限。而现在,这些须臾之物超越了人类生命的尺度,进入一个全新的时间框架:地质时期。为了创作这些作品,阿布拉莫维奇去往了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的水晶矿,与那里的矿工密切合作,寻找理想的水晶。在她与大地的亲密互动中,这些无机的矿物质与宝石超越时间的美丽与永恒性变得清晰可见。这些用于创造须臾之物的地质材料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就存在了,它们不会为人类的存亡所影响。从许多意义上说,它们的能量是永恒的,只取决于它们物理层面的存在。
虽然它们的能量来自地质时代和矿物质,但阿布拉莫维奇将它们的重要性与人类的使用联系起来。她不认为它们是独立的雕塑,她说:“这些物品只有在被赋予某种力量、被人们佩戴时才有意义。”因此,人们就应该像对待家具一样对待它们:站着、坐着、或躺在这些作品上, 这三种静态的姿势可以被理解为人体储存和消耗能量的三种方式。在阿布拉莫维奇的“须臾之物”中,每一种姿势都会具体影响到身体为了吸收和接收能量所做的准备。例如,当我们睡觉或休息时,躺下可以让身体充电。在《人用椅》(Chair for Human Use)中,坐姿成为了最重要的姿势。另一方面,站立需要身体和精力的平衡。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当我们站着的时候,我们的姿势体现了一种潜在的力量,并使我们的身体回到一种更原始、更基本的状态。每个姿势都强调了身体如何与能量相互作用,以及身体如何维持与传递能量的不同层面。
这些作品也体现了阿布拉莫维奇长期以来的哲学倾向,即如何调和能量和形而上学之间的关系。虽然阿布拉莫维奇是一个无神论者,但她的须臾之物中蕴含了她对神智学(神学哲学)的研究。这是一门在19世纪后期出现的学科,主要由海伦娜·彼得罗芙娜·布拉瓦茨基(Helena Petrovna Blavatsky)创立,旨在广泛地解决能量和形而上学的问题。同时,阿布拉莫维奇也将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的一些思想融入了自己的作品。黑格尔把形而上学和能量联系起来,把现实理解为一个由辩证法推动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立力量的相互作用推动着历史向前发展。根据黑格尔的理解,这一历史进程充满了一种他称为“绝对”的形而上能量。黑格尔的哲学认为,形而上学领域并不与物质世界分离,而是深度交织在一起。“绝对”的能量推动了意识的进步和宇宙的演化。这个过程反映了“精神”(Geist)的自我实现,朝着绝对知识与自由的状态不断前行。
阿布拉莫维奇的须臾之物, 是她对能量和形而上学进行理论探索的具体表现。在艺术史的长河中,许多艺术家也都曾经探讨过能量和形而上学之间的关系,与阿布拉莫维奇的作品遥相呼应。例如瑞典抽象画的先驱,希尔玛·阿芙·克林特 (Hilma af Klint),在她的抽象作品中讨论了能量和形而上学的主题。她的作品中饱含抽象的生物形态和极具张力的色彩,象征了宇宙中看不见的力量。克林特认为她的艺术是由精神力量引导的,所以她经常在恍惚状态下创作作品。她把这种状态看作是与更高阶的能量产生连结的方式。她的绘画是对复杂的精神和形而上学概念的视觉诠释,力求将物质与精神世界联系起来。
几十年后,在1949年,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制作了一个水晶的木制模型,灵感来源于“数学和柏拉图式的秩序”。在他的整个创作生涯中,无论是雕塑还是纸上作品,他都经常运用“水晶原理”,试图用直觉和情感的温度来缓和理性的冷酷。对博伊斯来说,水晶是逻辑与情感的完美结合。
再到近期,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从另一个角度入手,在他2003年的作品《天气计划》(The Weather Project)中,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象征太阳的巨大橙光灯挂在大厅中间,亮眼的光线、细密的雾气和一面巨大的镜子将整个物理空间转化为了一个震撼而又崇高的精神世界,体现了他对能量和形而上学的主题的思考。通过操纵感官知觉,埃利亚松鼓励参与者反思他们与自然现象的关系,探索现实与幻觉之间的界线,将有形与超越联系起来。
阿布拉莫维奇的水晶作品也与一些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产生了共鸣,比如已故的迈克·凯利(Mike Kelley)。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中,凯利再现了许多典型美国青少年的仪式和传统场景(如学校舞会和万圣节活动),探讨了这些事件背后的道德和经验主题,以及对神秘主义和新纪元灵性的象征性研究。同时,他将水晶融入了自己精心设计的装置中。他从1999年开始创作的“坎多”系列(“Kandors” series),是对超人出生地坎多星的雕塑化描绘。这些用水晶状的玻璃制成的建筑雕塑,类似于《超人》漫画中的虚构物质–氪石,如霓虹灯般梦幻。它探讨了文化神话和个人信仰体系方面的主题,并且批判了精神追求逐渐商品化的问题。他将水晶元素融入于他的艺术作品中,意图让观众重新思考传统材料与这个充满魅力的,极具象征意义的当代社会之间的联系。
另一位值得一提的艺术家是中国当代艺术家展望, 他在作品中使用水晶来探索自然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他在自己的不锈钢山水作品中加入了水晶的元素,成功地将自然界的有机形态和混凝土这类工业材料并置于一件艺术品中,强调了自然与人造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这种对水晶的使用也让人联想到中国古代传统的文人石,又被称为供石。这些自然形成的石头因其独特的形状、纹理和颜色而备受珍视。它们常被放在中国古典园林和书房里,供文人欣赏、沉思和汲取艺术灵感。中国的文人石和阿布拉莫维奇的须臾之物都是帮助人们沉思和能量转换的媒介。它们邀请观众与它们深入地互动,从而释放内心世界更深层面的情感。
除了阿布拉莫维奇对水晶的独特运用及其与近现代艺术史的紧密联系之外,她的须臾之物还与当下人们对识别和治疗遗传性创伤的关注息息相关。尤其是她2021年的作品,“哭泣的水晶墙”(Crystal Wall of Crying)。阿布拉莫维奇表示,这面墙“为所有人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空间以思考、回忆、反思过去一切悲伤的事情,并与它们做一个了断。与天然石英晶体互动,是为了通过与过去所经历的一切重连,从而治愈过去所受到的伤痛。”在与创伤纠缠的过程中,阿布拉莫维奇的作品既有艺术手法的前瞻性,又在艺术创作方面占据高地,为人们思考当今社会所面临的危机留足空间。随着气候变化、全球动荡、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一种治愈的体验与精神层面的邂逅。尽管这些问题无法被一个统一的方案解决,但阿布拉莫维奇的须臾之物通过滋养大众的审美为社会提供了一种变革的可能性。它们拓宽了时间的维度,并提供了一种在全球范围内都适用的能量疗愈形式。它们希望,无论是在概念上还是在实体上,这些须臾之物都应该是触手可及的,也就是说,在须臾之物面前,每一个人都能够,也应该被允许与这些充满能量的实体互动,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美术馆中。正如阿布拉莫维奇所说:“这些物品的职责就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在使用它们时,不严格遵守使用说明不是个什么严重的事。在我看来,艺术家的作用是把它们呈现给观众,让观众成就它。”
目前展览的周边衍生品已上线艺仓美术馆官方平台发售。
扫码关注艺仓美术馆及艺仓水岸各类艺术活动资讯
68781390(10:00-18:00,周二至周日)艺术商店微信
策展人Shai Baitel与阿布拉莫维奇
关于策展人
沙伊·拜特尔
Shai Baitel
沙伊·拜特尔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策展人、艺术执行和创意总监,曾策划包括“鲍勃·迪伦:光谱”和“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特展”在内的多个重要展览。他参与了 Mana 当代艺术中心的创立,并将其发展为国际艺术地标。拜特尔还为多家著名媒体和出版物撰写文章,并作为独立创意总监与知名个人和公司合作。
关于艺术家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是一位著名的行为艺术家,以其挑战身体和心理极限的作品而闻名。她1946年出生于南斯拉夫,从60年代末开始接触激进的政治和艺术思想,并自70年代起在行为艺术领域进行创作。阿布拉莫维奇的作品探索了身体的可能性,包括个人身份和社会关系,并扩展到跨学科艺术实践,如摄影、录像、装置和雕塑。
编辑:teamARThing
源自©️ 艺仓美术馆